新媒體時代催發了草根詩歌?


新媒體時代催發了草根詩歌?

新媒體時代催發了草根詩歌?

1

90年代中後期,那時盤峰論戰,知識精英是主導詩歌的,由於內部分裂,新詩創作呈現多元化。知識精英一部分追求新詩的現代化,側重西方學習,另一部分主張要與普通民眾相聯繫,主張口語化。

在此之後,“打工詩歌”、“工廠詩歌”等紛紛崛起,詩歌不再由精英主導。新詩開始在普通民眾中紮根,外來的詩歌也要經過本土化檢驗。新詩也擁有了“草根性”,詩歌批評家李少君用“詩歌的草根性時代”來指稱21世紀的新詩創作。

隨著草根詩歌的火熱,關於草根詩歌的討論也眾說紛紜,詩歌的出現也有更深層的原因。有觀點指出:“詩歌的草根性出現與網絡有極大關係,使詩歌更普及。”甚至有觀點指出“沒有新媒體,或許就沒有草根詩人的成名,公眾會認為詩歌高不可攀。”

面對草根詩歌,首先,該如何看待草根詩歌?

2

以下觀點全是個人觀點

概念:詩歌批評家李少君提出了“草根詩歌”的概念,指的是詩歌的“個人性”和“本土性”,不是底層的含義。他認為這是一種自由、自然、自發的詩歌寫作出現了,一種日常化的深入普通人生活和心靈深處的詩歌寫作出現了,由天而來的詩歌終於接地氣了。

作用:草根詩歌讓詩歌本土化,不再全盤西化,它的起點很低,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同時,它讓詩歌不是由天上來,更接地氣。從“底層詩歌”、“打工詩歌”的火熱,都說明詩歌與普通群眾的關係更密切,大眾也認可草根詩歌的創作,不過,草根性不是詩歌最高的標準。

價值:草根詩歌讓詩歌向下紮根,引發了詩歌浪潮。越來越多的詩人出現在大眾視野,也讓更多人受到詩歌的啟發,這時,也出現大量的詩。詩歌的價值性還沒受到肯定,它的價值更多的是文本保留下來。這樣創作也值得思考,該注意的是,這樣的寫作還在初始階段。

範圍:草根詩歌的範圍可以是“打工詩歌”“底層詩歌”,這些都是標籤而已。它可以說是現實主義作品,它反映的是現實主義,描寫社會中的人和事。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詩歌,它有一定的“公共性”。不少非底層的知識分子,也進行這樣的創作,這也是對底層生活的關注。

3

那麼,理性來說,新媒體催發了草根詩歌嗎?

支持這一觀點的是:新媒體讓更多人接觸到詩歌,人人都能創作。每一個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接受一樣的信息。像餘秀華這樣的普通人可以通過創作,進入到大眾的視野。詩歌告別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詩潮也由自下而上。這有大量草根詩人因此走紅,新媒體把詩歌推向了另一個風潮。

由於草根詩歌貼近生活,在新媒體傳播下,更引發共鳴。它的口語化,更易於傳播。新媒體也讓人收穫靈感,也受《詩詞大會》的影響,越來越多人關注詩歌。這也激發大家創作,加上新詩的創作門檻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詩歌的形式就更多元化。

不支持這一觀點的是:現在只是表象,草根詩歌的數量不代表它的持續性。作品的低劣並不會讓作品一直火熱下去,有的詩歌是能一直回味,有的卻不行。現在,草根詩歌更多的是數量的優勢,並沒有價值的優勢,它的傳播會隨著時間而降溫,由於現在在初期,往後更多人會追求詩歌的質量。

這也有詩歌標籤化的含義,其實詩歌不應該被標籤。詩歌質量提高後,大家會迴歸作品本身,而不再是標籤。像打工詩人、腦癱詩人都只是標籤,這樣的傳播是不利於詩歌的,只有關注作品本身,才會讓詩歌更好的發展。往質量上看,新媒體也沒催發草根詩歌,只是催發了創作。

理性分析:除去草根詩歌的標籤,新媒體催發的是創作本身。每個人都能在新媒體中創作自己的作品,這些作品因為“本土性”與“個人性”,才貼上了草根的標籤。實際上,詩歌只是在變化,人讓詩歌更加多元化,可是,作品的衡量座標還是存在的。

草根詩歌即使受到新媒體的影響,也不會一直高溫。載體的改變,不會讓詩歌的審美髮生轉變。眾聲喧譁之下,每個人只是對作品標籤感到好奇。不過,它也讓越來越多人投入到創作之中。要是能提高作品的質量,那麼,詩歌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總結觀點,新媒體確實催發了草根詩歌,可除去標籤,新媒體是催發了人們創作詩歌的慾望。現在,只是在初級階段,只有不斷提高詩歌質量,詩歌才會越來越好。

如果你覺得有用,就關注我的公眾號:蛋殼燒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