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佳節之際,本是闔家團圓,親朋相聚的好日子,可是一場新型肺炎疫情卻把我們的全部計劃打亂。

圖片源於網絡
可能很多人在多年後都不會忘了2020年這個特殊的鼠年春節。
武漢封城,隨後每天公開的疫情數據不斷刷新,讓這個新年籠罩著一絲恐慌情緒。
媒體上不斷報道前方一線醫護人員的情況,讓人十分的揪心。很多醫院物資告急,醫護人員面臨赤膊上陣的困境,一面是如潮水般增加的病患,一面是醫療物資的緊缺,醫療資源的匱乏,每個醫護人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圖片源於網絡
不過好消息是,已經陸續有治癒病例出現,多個省市也紛紛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響應。湖北省也在加緊對人員流動的管理。由鍾南山等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也已經迅速投入工作。著重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建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組變異與進化、重症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10個方面進行部署。
雖然眼下,湖北省、武漢市內部還存在諸多問題,但來自各方的力量也在陸續馳援到疫情中心。
朋友圈很多人在調侃,呆在家葛優躺就是在為國做貢獻,確實在當下,確保自身的安全,不做傳染源就是一個公民的良知了。
圖片源於網絡
那麼是不是,今年的年味兒會變淡了呢,百姓會怎樣過春節?記者走訪發現,在多部門聯防聯控疫情、民眾積極響應防控要求的同時,過年依然給人們帶來期盼和喜悅,依然飽含著中國人對團圓和幸福的念想。
不擔心過年“沒意思” 親子時光和快樂“宅”成主流
猶豫再三,朋友在年前退掉了和愛人初一去成都旅行的機票。由於平時經營一個門面店,他幾乎全年無休,原本打算和老伴旅行過節,但考慮到機場與景區人流量大,為避免感染病毒,最終選擇“宅”在家過年。
雖然未能旅遊成行,但與家人的團聚卻帶來另一份喜悅。退掉機票後,朋友趕緊抓起口罩戴上去了趟超市,採購了吃的喝的用的,裝了滿滿一後備廂,準備除夕一早自駕回農村老家,與岳父岳母歡度春節,品嚐“媽媽的味道”。
他說,不擔心過節“沒意思”,一大家人一起回憶過去,同樣很快樂。
傍晚時分,在城區的一個小區內,白女士牽著3歲兒子的手在小區散步,她試圖用形象的語言講述此次疫情產生的影響,兒子似乎不太理解,偶爾停下看著媽媽發問。
對於日常忙成“飛人”的白女士來說,能有整整7天時間陪在兒子身邊就是最幸福的春節。
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是控制人際傳播,儘量減少人群流動。走親訪友少了,家庭“親子時間”多了;看電影、逛廟會的安排取消了,快樂“宅”在家裡追劇、玩遊戲、線上聚會同樣“不亦樂乎”。就像白女士所說,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歡度春節人人有份。
圖片源於網絡
同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為國家社會著想,呼籲大家:
①拒絕謠言;②拒吃野味;③勤快洗手;④必戴口罩;⑤減少串門;⑥見屏如面;⑦配合查驗;⑧科學就醫!平安過年,春節快樂!
閱讀更多 學習參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