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第一卷 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上卷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更新時間:2018-09-18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編者注】 毛澤東的這部著作,是為著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而寫的,當時曾在建立在陝北的紅軍大學作過講演。據著者說,這部著作只完成五章,尚有戰略進攻、政治工作及其它問題,因為西安事變發生,沒有工夫再寫,就擱筆了。這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內在軍事問題上的一場大爭論的結果,是表示一個路線反對另一個路線的意見。對於這個路線上的爭論,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作出了結論,肯定了毛澤東的意見,而否定了錯誤路線的意見。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共中央移到陝北以後,毛澤東隨即在十二月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系統地解決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的政治路線上的問題。第二年,即一九三六年,毛澤東又寫了這部著作,系統地說明了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

第一章 如何研究戰爭

第一節 戰爭規律是發展的

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我們現在是從事戰爭,我們的戰爭是革命戰爭,我們的革命戰爭是在中國這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國度裡進行的。因此,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大家明白,不論做什麼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戰爭——從有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鬥爭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戰爭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導戰爭,就不能打勝仗。

革命戰爭——革命的階級戰爭和革命的民族戰爭,在一般戰爭的情形和性質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質。因此,在一般的戰爭規律之外,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規律。不懂得這些特殊的情形和性質,不懂得它的特殊的規律,就不能指導革命戰爭,就不能在革命戰爭中打勝仗。

中國革命戰爭——不論是國內戰爭或民族戰爭,是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之內進行的,比較一般的戰爭,一般的革命戰爭,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質。因此,在一般戰爭和一般革命戰爭的規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規律。如果不懂得這些,就不能在中國革命戰爭中打勝仗。

所以,我們應該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也應該研究革命戰爭的規律;最後,我們還應該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有一種人的意見是不對的,我們早已批駁了這種意見了;他們說:只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就得了,具體地說,只要照著反動的中國政府或反動的中國軍事學校出版的那些軍事條令去做就得了。他們不知道:這些條令僅僅是一般戰爭的規律,並且全是抄了外國的,如果我們一模一樣地照抄來用,絲毫也不變更其形式和內容,就一定是削足適履,要打敗仗。他們的理由是:過去流過血得來的東西,為什麼要不得?他們不知道:我們固然應該尊重過去流血的經驗,但是還應該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

又有一種人的意見也是不對的,我們也早已批駁了這種意見了;他們說:只要研究俄國革命戰爭的經驗就得了,具體地說,只要照著蘇聯內戰的指導規律和蘇聯軍事機關頒佈的軍事條令去做就得了。他們不知道:蘇聯的規律和條令,包含著蘇聯內戰和蘇聯紅軍的特殊性,如果我們一模一樣地抄了來用,不允許任何的變更,也同樣是削足適履,要打敗仗。這些人的理由是:蘇聯的戰爭是革命的戰爭,我們的戰爭也是革命的戰爭,而且蘇聯是勝利了,為什麼還有取捨的餘地?他們不知道:我們固然應該特別尊重蘇聯的戰爭經驗,因為它是最近代的革命戰爭的經驗,是在列寧、斯大林指導之下獲得的;但是我們還應該尊重中國革命戰爭的經驗,因為中國革命和中國紅軍又有許多特殊的情況。

再有一種人的意見也是不對的,我們也早就批駁了這種意見了;他們說: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戰爭的經驗是最好的,我們應該學習它,具體地說,學北伐戰爭的長驅直進和奪取大城市。他們不知道:北伐戰爭的經驗是應該學習的,但是不應該刻板地抄用,因為我們現時戰爭的情況已經變化了。我們只應該採用北伐戰爭中那些在現時情況下還能適用的東西,我們應該按照現時情況規定我們自己的東西。

由此看來,戰爭情況的不同,決定著不同的戰爭指導規律,有時間、地域和性質的差別。從時間的條件說,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都是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有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因而戰爭規律也各有其特點,不能呆板地移用於不同的階段。從戰爭的性質看,革命戰爭和反革命戰爭,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因而戰爭規律也各有其特點,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從地域的條件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特別是大國家大民族均有其特點,因而戰爭規律也各有其特點,同樣不能呆板地移用。我們研究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各個不同性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戰爭的指導規律,應該著眼其特點和著眼其發展,反對戰爭問題上的機械論。

還不止此。對於一個指揮員來說,起初會指揮小兵團,後來又會指揮大兵團,這對於他是進步了,發展了。一個地方和許多地方也不相同。起初會在某一熟悉的地方作戰,後來在許多地方也會作戰,這對於一個指揮員又是進步了,發展了。因為敵我雙方的技術、戰術、戰略的發展,一個戰爭中各階段的情形也不相同。在低級階段會指揮的,到了高級階段也會指揮,這對於一個指揮員更是進步和發展了。只能適應於一定兵團、一定地方和戰爭發展的一定階段,這叫做沒有進步和沒有發展。有一種人,抱著一技之長和一孔之見,再也沒有進步,這對革命雖則在一地一時有些作用,但是沒有大的作用。我們要求有大的作用的戰爭指導者。一切戰爭指導規律,依照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依照戰爭的發展而發展;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

第二節 戰爭的目的在於消滅戰爭

戰爭——這個人類互相殘殺的怪物,人類社會的發展終久要把它消滅的,而且就在不遠的將來會要把它消滅的。但是消滅它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戰爭反對戰爭,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用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民族反革命戰爭,用階級革命戰爭反對階級反革命戰爭。歷史上的戰爭,只有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類。我們是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的。一切反革命戰爭都是非正義的,一切革命戰爭都是正義的。人類的戰爭生活時代將要由我們之手而結束,我們所進行的戰爭,毫無疑義地是屬於最後戰爭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所面臨的戰爭,毫無疑義又是最大的和最殘酷的戰爭的一部分。最大的和最殘酷的非正義的反革命的戰爭,迫臨在我們的頭上,我們如果不打起正義戰爭的旗幟,人類的大多數就要遭受摧殘。人類正義戰爭的旗幟是拯救人類的旗幟,中國正義戰爭的旗幟是拯救中國的旗幟。人類的大多數和中國人的大多數所舉行的戰爭,毫無疑義地是正義的戰爭,是拯救人類拯救中國的至高無上的榮譽的事業,是把全世界歷史轉到新時代的橋樑。人類社會進步到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國家,到了那時,什麼戰爭也沒有了,反革命戰爭沒有了,革命戰爭也沒有了,非正義戰爭沒有了,正義戰爭也沒有了,這就是人類的永久和平的時代。我們研究革命戰爭的規律,出發於我們要求消滅一切戰爭的志願,這是區別我們共產黨人和一切剝削階級的界線。

第三節 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

只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國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一個獨立的游擊區、一個大的獨立的作戰方面,也可以是戰爭的一全局。凡屬帶有要照顧各方面和各階段的性質的,都是戰爭的全局。

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略學的任務。研究帶局部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役學和戰術學的任務。

要求戰役指揮員和戰術指揮員瞭解某種程度的戰略上的規律,何以成為必要呢?因為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於全局性的東西的。說戰略勝利取決於戰術勝利的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因為這種意見沒有看見戰爭的勝敗的主要和首先的問題,是對於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得好或關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有了重要的缺點或錯誤,那個戰爭是一定要失敗的。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而不是那種帶局部性的即對全局無決定意義的一著。下棋如此,戰爭也是如此。

然而全局性的東西,不能脫離局部而獨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構成的。有的時候,有些局部破壞了或失敗了,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這些局部不是對於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東西。戰爭中有些戰術上或戰役上的失敗或不成功,常常不至於引起戰爭全局的變壞,就是因為這些失敗不是有決定意義的東西。但若組成戰爭全局的多數戰役失敗了,或有決定意義的某一二個戰役失敗了,全局就立即起變化。這裡說的多數戰役和某一二個戰役,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後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後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這裡說的“連戰皆捷”和“許多敗仗”,都是局部性的,對於全局不起決定作用的東西。這裡說的“一個敗仗”和“一個勝仗”,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所有這些,都在說明關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主要地是依據情況,照顧部隊和兵團的組成問題,照顧兩個戰役之間的關係問題,照顧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係問題,照顧我方全部活動和敵方全部活動之間的關係問題,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丟了這個去忙一些次要的問題,那就難免要吃虧了。

說到全局和局部的關係,不但戰略和戰役的關係是如此,戰役和戰術的關係也是如此。師的動作和團營動作的關係,連的動作和排班動作的關係,就是實例。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於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它的問題或動作上。

說重要,說有決定意義,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況去規定,必須按照具體的情況去規定。作戰時選擇突擊方向和突擊點,要按照當前的敵情、地形和自己兵力的情況去規定。在給養豐富的地方要注意不使戰士吃得太飽,在給養不足的地方卻要注意不使戰士餓肚。在白色區域,可以因為僅僅一個消息的走漏而使爾後的戰鬥失敗;在紅色區域,則走漏消息的問題常常不是最重要的。某些戰役,高級指揮員有親自參加之必要,其它則無此必要。一個軍事學校,最重要的問題,是選擇校長教員和規定教育方針。一個民眾大會,主要應注意動員民眾到會和提出恰當的口號。如此等等。總之,一個原則,就是注意於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的關節。

學習戰爭全局的指導規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為這種全局性的東西,眼睛看不見,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會懂得。但是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有局部經驗的人,有戰役戰術經驗的人,如肯用心去想一想,就能夠明白那些更高級的東西。戰略問題,如所謂照顧敵我之間的關係,照顧各個戰役之間或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係,照顧有關全局的(有決定意義的)某些部分,照顧全盤情況中的特點,照顧前後方之間的關係,照顧消耗和補充,作戰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擊和防禦,前進和後退,廕庇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擊方面和鉗制方面,集中指揮和分散指揮,持久戰和速決戰,陣地戰和運動戰,本軍和友軍,這些兵種和那些兵種,上級和下級,幹部和兵員,老兵和新兵,高級幹部和下級幹部,老幹部和新幹部,紅色區域和白色區域,老區和新區,中心區和邊緣區,熱天和冷天,勝仗和敗仗,大兵團和小兵團,正規軍和游擊隊,消滅敵人和爭取群眾,擴大紅軍和鞏固紅軍,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過去的任務和現在的任務,現在的任務和將來的任務,那種情況下的任務和這種情況下的任務,固定戰線和非固定戰線,國內戰爭和民族戰爭,這一歷史階段和那一歷史階段,等等問題的區別和聯繫,都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但若用心去想一想,也就都可以瞭解,都可以捉住,都可以精通。這就是說,能夠把戰爭或作戰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

第四節 重要的問題在善於學習

為什麼要組織紅軍?因為要使用它去戰勝敵人。為什麼要學習戰爭規律?因為要使用這些規律於戰爭。

學習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戰爭的學問拿在講堂上,或在書本中,很多人儘管講得一樣頭頭是道,打起仗來卻有勝負之分。戰爭史和我們自己的戰爭生活,都證明了這一點。

那末,關鍵在哪裡呢?

我們不能要求事實上的常勝將軍,這是從古以來就很少的。我們要求在戰爭過程中一般地打勝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將軍——智勇雙全的將軍。要達到智勇雙全這一點,有一種方法是要學的,學習的時候要用這種方法,使用的時候也要用這種方法。

什麼方法呢?那就是熟識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況,找出其行動的規律,並且應用這些規律於自己的行動。

許多國家頒佈的軍事條令書上,都指示了“按照情況活用原則”的必要,又都指示了打敗仗時的處置方法。前者是不要指揮員因死用原則而主觀地犯錯誤;後者是當著指揮員主觀地犯了錯誤,或客觀情況起了非所預料的和不可抗的變化時,告訴指揮員怎樣去處置。

為什麼主觀上會犯錯誤呢?就是因為戰爭或戰鬥的部署和指揮不適合當時當地的情況,主觀的指導和客觀的實在情況不相符合,不對頭,或者叫做沒有解決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矛盾。人辦一切事情都難免這種情形,有比較地會辦和比較地不會辦之分罷了。事情要求比較地會辦,軍事上就要求比較地多打勝仗,反面地說,要求比較地少打敗仗。這裡的關鍵,就在於把主觀和客觀二者之間好好地符合起來。

舉戰術的例子來說。攻擊點選在敵人陣地的某一翼,而那裡正是敵人的薄弱部,突擊因而成功,這叫做主觀和客觀相符合,也就是指揮員的偵察、判斷和決心,和敵人及其配置的實在情形相符合。如果攻擊點選在另一翼,或中央,結果正碰在敵人的釘子上,攻不進去,就叫做不相符合。攻擊時機的適當,預備隊使用的不遲不早,以及各種戰鬥處置和戰鬥動作都利於我不利於敵,便是整個戰鬥中主觀指揮和客觀情況統統相符合。統統相符合的事,在戰爭或戰鬥中是極其少有的,這是因為戰爭或戰鬥的雙方是成群的武裝著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緣故,這和處置靜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揮大體上適合情況,即在有決定意義的部分適合情況,那就是勝利的基礎了。

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出計劃,——這是軍事家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粗心大意的軍事家,不去這樣做,把軍事計劃建立在一相情願的基礎之上,這種計劃是空想的,不符合於實際的。魯莽的專憑熱情的軍事家之所以不免於受敵人的欺騙,受敵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況的引誘,受自己部下不負責任的無真知灼見的建議的鼓動,因而不免於碰壁,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或不願意知道任何軍事計劃,是應該建立於必要的偵察和敵我情況及其相互關係的周密思索的基礎之上的緣故。

認識情況的過程,不但存在於軍事計劃建立之前,而且存在於軍事計劃建立之後。當執行某一計劃時,從開始執行起,到戰局終結止,這是又一個認識情況的過程,即實行的過程。此時,第一個過程中的東西是否符合於實況,需要重新加以檢查。如果計劃和情況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須依照新的認識,構成新的判斷,定下新的決心,把已定計劃加以改變,使之適合於新的情況。部分地改變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戰都是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間或有的。魯莽家不知改變,或不願改變,只是一味盲幹,結果又非碰壁不可。

上面說的是一個戰略的行動,或一個戰役和戰鬥的行動。經驗多的軍人,假使他是虛心學習的,他摸熟了自己的部隊(指揮員、戰鬥員、武器、給養等等及其總體)的脾氣,又摸熟了敵人的部隊(同樣,指揮員、戰鬥員、武器、給養等等及其總體)的脾氣,摸熟了一切和戰爭有關的其它的條件如政治、經濟、地理、氣候等等,這樣的軍人指導戰爭或作戰,就比較地有把握,比較地能打勝仗。這是在長時間內認識了敵我雙方的情況,找出了行動的規律,解決了主觀和客觀的矛盾的結果。這一認識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一種長時間的經驗,要了解和把握整個戰爭的規律是困難的。做一個真正能幹的高級指揮員,不是初出茅廬或僅僅善於在紙上談兵的角色所能辦到的,必須在戰爭中學習才能辦得到。

一切帶原則性的軍事規律,或軍事理論,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關於過去戰爭經驗的總結。這些過去的戰爭所留給我們的血的教訓,應該著重地學習它。這是一件事。然而還有一件事,即是從自己經驗中考證這些結論,吸收那些用得著的東西,拒絕那些用不著的東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東西。這後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這樣做,我們就不能指導戰爭。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沒有進學校機會的人,仍然可以學習戰爭,就是從戰爭中學習。革命戰爭是民眾的事,常常不是先學好了再幹,而是幹起來再學習,幹就是學習。從“老百姓”到軍人之間有一個距離,但不是萬里長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滅的,幹革命,幹戰爭,就是消滅這個距離的方法。說學習和使用不容易,是說學得徹底,用得純熟不容易。說老百姓很快可以變成軍人,是說此門並不難入。把二者總合起來,用得著中國一句老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入門既不難,深造也是辦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於學習罷了。

軍事的規律,和其它事物的規律一樣,是客觀實際[1]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除了我們的頭腦以外,一切都是客觀實際的東西。因此,學習和認識的對象,包括敵我兩方面,這兩方面都應該看成研究的對象,只有我們的頭腦(思想)才是研究的主體。有一種人,明於知己,暗於知彼,又有一種人,明於知彼,暗於知己,他們都是不能解決戰爭規律的學習和使用的問題的。中國古代大軍事學家孫武子[2]書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而說的,包括從認識客觀實際中的發展規律,並按照這些規律去決定自己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要看輕這句話。

戰爭是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互相鬥爭的最高形式;一切關於戰爭的規律,都是進行戰爭的民族、國家、階級、政治集團為了爭取自己的勝利而使用的。戰爭的勝負,主要地決定於作戰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這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不僅僅如此,還決定於作戰雙方主觀指導的能力。軍事家不能超過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外企圖戰爭的勝利,然而軍事家可以而且必須在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內爭取戰爭的勝利。軍事家活動的舞臺建築在客觀物質條件的上面,然而軍事家憑著這個舞臺,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活劇來。因此,我們紅軍的指導者,在既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即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之上,就必須發揮我們的威力,提挈全軍,去打倒那些民族的和階級的敵人,改變這個不好的世界。這裡就用得著而且必須用我們的主觀指導的能力。我們不許可任何一個紅軍指揮員變為亂撞亂碰的魯莽家;我們必須提倡每個紅軍指揮員變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壓倒一切的勇氣,而且有駕馭整個戰爭變化發展的能力。指揮員在戰爭的大海中游泳,他們不使自己沉沒,而要使自己決定地有步驟地達到彼岸。指導戰爭的規律,就是戰爭的游泳術。以上是我們的方法。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

自一九二四年開始的中國革命戰爭,已經過去了兩個階段,即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階段和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的階段;今後則是抗日民族革命戰爭的階段。這三個階段的革命戰爭,都是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戰爭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中國資產階級雖然在某種歷史時機可以參加革命戰爭,然而由於它的自私自利性和政治上經濟上的缺乏獨立性,不願意也不能領導中國革命戰爭走上徹底勝利的道路。中國農民群眾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是願意積極地參加革命戰爭,並願意使戰爭得到徹底勝利的。他們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然而他們的小生產的特點,使他們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一部分失業群眾則具有無政府思想),所以他們不能成為戰爭的正確的領導者。因此,在無產階級已經走上政治舞臺的時代,中國革命戰爭的領導責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國共產黨的肩上。在這種時候,任何的革命戰爭如果沒有或違背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領導,那個戰爭是一定要失敗的。因為半殖民地的中國的社會各階層和各種政治集團中,只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才最沒有狹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組織性,而且也最能虛心地接受世界上先進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經驗而用之於自己的事業。因此,只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能夠領導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克服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狹隘性,克服失業者群的破壞性,並且還能夠克服資產階級的動搖和不徹底性(如果共產黨的政策不犯錯誤的話),而使革命和戰爭走上勝利的道路。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戰爭,基本地說,是在國際無產階級和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政治影響和政治合作之下進行的。然而當著革命和戰爭的緊急關頭,首先由於大資產階級的叛變,同時也由於革命隊伍中機會主義者的自動地放棄革命領導權,這次革命戰爭就失敗了。

一九二七年至現在的土地革命戰爭,是在新的情況之下進行的。戰爭的敵人不但是帝國主義,而且是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的聯盟。民族資產階級則做了大資產階級的尾巴。領導這個革命戰爭的惟有共產黨,共產黨已經形成了對於革命戰爭的絕對的領導權。共產黨的這種絕對的領導權,是使革命戰爭堅持到底的最主要的條件。沒有共產黨的這種絕對的領導,是不能設想革命戰爭能有這樣的堅持性的。

中國共產黨是英勇堅決地領導了中國的革命戰爭,在十五年的漫長歲月中[3],在全國人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戰爭的最前線。

中國共產黨以自己艱苦奮鬥的經歷,以幾十萬英勇黨員和幾萬英勇幹部的流血犧牲,在全民族幾萬萬人中間起了偉大的教育作用。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鬥爭中的偉大的歷史成就,使得今天處在民族敵人侵入的緊急關頭的中國有了救亡圖存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有了一個為大多數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長時間內考驗過因此選中了的政治領導者。現在共產黨說的話,比其它任何政黨說的話,都易於為人民所接受。沒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十五年間的艱苦奮鬥,挽救新的亡國危險是不可能的。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中,除了犯過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4]和李立三“左”傾機會主義[5]兩個錯誤之外,還犯過了下述的兩個錯誤:其一,是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傾機會主義[6],這個錯誤使得土地革命戰爭受到了極端嚴重的損失,得到了在第五次反“圍剿”中不能戰勝敵人反而喪失了根據地削弱了紅軍的結果。這個錯誤是在一九三五年一月擴大的中央政治局的遵義會議[7]時糾正過來了。其二,是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的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8],這個錯誤發展到破壞了黨和紅軍的紀律,使一部分紅軍主力遭受了嚴重的損失;然而由於中央的正確領導,紅軍中黨員和指揮員戰鬥員的覺悟,終於也把這個錯誤糾正過來了。所有這些錯誤,對於我們的黨,我們的革命和戰爭,當然是不利的,然而終於被我們克服,我們的黨和我們的紅軍是從這些錯誤的克服中鍛鍊得更加堅強了。

中國共產黨領導了、而且繼續領導著轟轟烈烈的光榮的勝利的革命戰爭。這個戰爭不但是解放中國的旗幟,而且是具有國際的革命意義的。世界的革命人民的眼睛都望著我們。在新的抗日民族革命戰爭的階段上,我們將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完成,也將給東方和世界的革命以深刻的影響。過去的革命戰爭證明,我們不但需要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政治路線,而且需要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軍事路線。十五年的革命和戰爭,已經鍛煉出來這樣一條政治的和軍事的路線了。今後戰爭的新階段,我們相信,將使這樣的路線,根據新的環境,更加發展、充實和豐富起來,達到戰勝民族敵人之目的。歷史告訴我們,正確的政治的和軍事的路線,不是自然地平安地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是從鬥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方面,它要同“左”傾機會主義作鬥爭,另一方面,它又要同右傾機會主義作鬥爭。不同這些危害革命和革命戰爭的有害的傾向作鬥爭,並且徹底地克服它們,正確路線的建設和革命戰爭的勝利,是不可能的。我在這本小冊子中時常提到錯誤方面的意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