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卖保险的“幌子”诓骗“老朋友”150万 获刑十年

来源: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转自:中国法院网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打着卖保险的“幌子”

诓骗“老朋友”150万……

我走过最远的路

大概就是你的套路了吧……

案情回顾

打着卖保险的“幌子”诓骗“老朋友”150万 获刑十年

自2004年起,小王多次在××保险公司购买了多份保险,多年来也比较信任该公司。2016年3月,小王又在该公司“经理” 瞿某的推荐下,花了150万元在该公司购买了其代理销售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瞿某:“我个人一方面是希望你帮我完成一下公司业务,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是老熟人了,这个产品还不错,一般人我也不会找的,你大可放心。”

让小王没想到的是,瞿某此举竟然只是为了偿还其个人所欠借款。

按照瞿某的要求,小王将150万元转账至该公司另一员工账户上,却没想到,当天,这150万元就进了瞿某的腰包,而并非转入保险公司指定账户。

打着卖保险的“幌子”诓骗“老朋友”150万 获刑十年

后来,小王向瞿某索要保单,瞿某又指使工作人员制作了一份虚假的“交易提交成功”凭证,交给小王,谎称已帮其购买了150万元的产品。

事实上,一年之后,瞿某都没有为小王办理该笔保险业务,而小王也一直被蒙在鼓里。

后来,在小王的多次追问下,迫不得已,瞿某才将真实情况告诉了小王。

瞿某:“这个钱我确实存在我个人名义下了,但你放心,我承诺你,一定归还你150万元的本金及相应的利息,你别急……”

但截至案发时,瞿某也只归还了王某36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

瞿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被害人王某保险费人民币114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我国刑律,构成诈骗罪。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后,瞿某即到案接受调查并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其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

综上,瞿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责令上诉人瞿某退还被害人被骗款人民币114万元。

个人保险可以根据自己的投保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最好是找保险专业人士咨询,进行专业的需求匹配,对多种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分析。

在购买后要及时核实相关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