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回憶 “珍妃”遺體打撈全過程


歷史回顧:回憶 “珍妃”遺體打撈全過程

慈禧和光緒迴鑾

慈禧殺害珍妃後連夜逃出北京,一路西行最後到了西安。簽訂《辛丑條約》後,八國聯軍答應撤兵,在西安待了一年的慈禧,於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為了緩和國內外的輿論,同時,慈禧也覺得落個“殺害兒媳婦”惡名不光彩,就對外宣稱說:是珍妃擔心自己受辱,在洋人進宮前,投井殉節的。又特命珍妃的孃家,下井打撈。按規矩,嬪妃的家屬,根本不許進宮,除非嬪妃生孩子。平常家屬要買通大太監,才能和嬪妃通消息。現在讓她家裡人撈屍,也算是一種恩典。

歷史回顧:回憶 “珍妃”遺體打撈全過程

珍妃井

下面收錄的是一名親歷者的回憶:“打撈屍體的時間,記不太清了,大約是迴鑾以後第二年春末開始打撈的。天還冷,自然和推下井的情形不同了。由貞順門裡到樂壽堂,劃為一個禁區。先焚香做佛事,徹夜唸經;由薩滿跳神,引魂到景仁宮。孃家的人羅拜在地,瑾妃(珍妃的姐姐,與妹妹同時入選為光緒的妃子)致祭,因亡人為大,瑾妃行叩拜禮。貞順門裡偏東的北牆上,露天的有一木龕,釘在牆上,是祭奠珍妃的,正面對井口;兩邊有黃布簾掛在木龕內,木龕外的兩邊像輓聯似的掛著兩豎幅黃布,像對聯貼在牆上;龕中間上邊掛著一橫幅黃布,像橫批一樣,也貼在牆上。奇怪的是都沒有字。據說龕裡頭也沒有字。1946年秋,我逛故宮時木龕還在。先打撈上來的是一領破竹蓆子,據說是當初裹珍妃用的。可是,因為珍妃的遺體在井內泡了一年半有餘,井口又小,怎麼也撈不上來。慈禧大怒,要對全家問罪,志錡(珍妃之弟)嚇得魂不附體,急忙擺上香案,燒香磕頭,求姐姐顯靈開恩,救全家性命。後來把井口拆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遺體撈上來,屍體面目浮腫,已經辨認不出五官了,真是慘不忍睹。志錡含淚將姐姐一條曲著的腿捋直,然後草草埋在北京西直門外田村。打撈珍妃時光緒一直沒有露面。

10多年後,瑾妃做了太妃,統領後宮,才把她葬回她原本就該葬的地方—崇陵妃園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