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涡南镇董楼村:抓好复工生产 解决就业增收

公益岗位呵护贫困户

连日来,作为涡阳县涡南镇董楼村里临时聘用的疫情防护宣传员,65的贫困人员孙梅英一大早赶到了村里的“外出务工宣传点”,为前来察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岗位信息的村民提供宣传咨询服务。

“一天50元工资,一家子柴米油盐是不愁了,这都要多谢村里的帮助。”孙梅英笑呵呵地说,她家过去因为缺少劳动力致贫,在村里的帮助下,2016年成功脱贫。最近几年一直在郑州市从事废品收购工作,今年因为疫情暂时不能外出,村里就给她安排了临时性公益岗位,做疫情防护宣传员, “原来每天主要对进出村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办理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对外村人员劝返,现在主要是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务工保障助力外出人

董楼村是劳务输出大村,村里每年在外务工人员多达千人。但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本来春节后都要外出务工的村民和部分贫困户,迟迟出不了门。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市县号召积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返岗复工工作,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都打点好行装,准备外出。

“围绕如何保证村民顺利外出务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董楼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李松涛说,该村帮助核查村民外出务工目的地,帮助了解当地的疫情和务工政策,不让村民盲目出行;帮助外出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建立健康档案,确保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可以不需隔离直接参加工作;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外出务工贫困户,帮助他们联系车辆,提供免费乘车服务。

3月7日以来,董楼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全面落实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切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村民返岗复工和春耕生产,稳步推进解决村民就业和增收,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

产业发展抓紧“牛鼻子”

植树节前后,贫困户王鹏和家人抓紧农时对葡萄园进行剪枝。2019年脱贫后,王鹏准备带动几户贫困户一起种葡萄,“形成规模,共同发家致富”。“疫情对葡萄园影响不大,就是山东老师不能来现场指导了,好在通讯比较方便,老师现在都是通过视频指导我修枝打杈。”王鹏对今年葡萄的收成很有信心,他高兴地说,“有了去年经营管理的基础,今年管理起来更得心应手;去年冬天雨水充足,葡萄苗吸收了足够的营养,长势喜人;继续按去年工作队策划指导的营销思路去做,销售肯定不会差。”

董楼村成光家庭农场,现有8公顷桃园,种植的都是高端品种,工人每天都在给桃树施肥。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该农场去年先期进入旺果期的近3公顷桃子,每亩收益4000多元,桃树下养殖的2000只桃花鸡,收益16万多元。成光家庭农场已经吸纳了4户贫困户带地加入。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必须时刻抓紧产业发展‘牛鼻子’,带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李松涛说,防疫期间,该村通过加强走访摸排、纾困解难、春耕生产、返岗复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确保全村如期实现全面高质量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