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的“三把火”,讓延安這個村子“七十二變”

暖春四月,微風拂面。山桃花在枝頭萌動,村民在大棚裡忙碌,寶塔區青化砭鎮梁村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兩年前,寶塔區區委宣傳部幹部趙飛被組織選派至梁村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一起治村以來,梁村村“日日春光日日新”,問他秘訣到底是啥?

“梁村村‘七十二變’,全靠‘三把火’。”趙飛神秘地說。

村建規劃“一把火”——讓鄉村振興有方向

“新官上任三把火。”針對村容村貌雜亂差的現狀,一上任,趙飛第一把火便燒在環境整治上。

接下來的幾天裡,趙飛便挨家挨戶動員在村居住戶,對村莊、道路、河道等開展清潔、清理。短短10天時間,梁村村的道路、路邊溝、村民房前屋後等處都變得整齊有序。同時,趙飛還積極配合青化砭鎮黨委開展廟宇整治工作,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要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就必須時刻將村“兩委”班子攥成一個“拳頭”。趙飛按照“黨建引領”的思路,主動向村幹部、老黨員請教,與他們交流談心。

在趙飛的引導下,梁村村黨支部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通過送學送教上門、觀看紅色影片、舉行升國旗儀式等方式,強化“兩委”能力建設,凝聚班子工作合力,增強黨員黨性修養。

同時,趙飛還督促村幹部嚴格遵守坐班值班制度,轉變工作作風,使村委會幹部懂規矩、守規矩,讓幹部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趙飛辦事公平公正,我們服氣!”老黨員孫國強說。

就業扶貧“一把火”——讓群眾增收有路子

在梁村村木瓜崖小組,57座有機蔬菜溫室標準棚沿著山勢排布開來,村民正在大棚中忙碌著,澆水、施肥、打掐秧苗,很是熱鬧。

“我們的小瓜可是論個賣,市場價一個要10塊錢。”在大棚裡,趙飛一邊引路,一邊開著玩笑,“你們可得‘腳下留情’,踩到了,損失就大了。”

2018年,趙飛在派出單位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的支持與配合下,用蒙華鐵路打隧道產生的廢料對木瓜溝進行回填,整合種植土地80餘畝,建成有機蔬菜溫室標準棚57座,還成立了合作社,村上的6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參與分紅。同時,趙飛還與延安農商銀行青化砭支行對接,為村上5戶大棚種植戶協調爭取到貸款25萬元。

“我們種植的小瓜由合作社自己育苗,不施農藥化肥,品質高,銷路好。”村民張治義自豪地說。

去年年底,該村的溫室大棚銷售收入達到了180萬餘元。溫室大棚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了梁村村木瓜崖小組的特色產業發展,也增強了貧困戶的自我“造血”能力。

“非常感謝趙書記為我們提供就業信息,讓我們就業不發愁!”村民任開芳在梁村村勞務輸出就業服務微信群裡發的一條信息,字裡行間充滿了感激。

梁村村勞務輸出就業服務微信群是趙飛為方便村民就業而建的。“我們把就業信息及時發到群裡,再通過強服務、搞培訓、抓維權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趙飛說。

抗擊疫情“一把火”——讓群眾安全有保障

3月的清晨,當梁村村還在沉睡中,趙飛已經來到村頭的卡點。每天,他都要把各個村民小組的卡點走一遍,還要督促春耕事宜。

“疫情防控以來,趙書記就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村監委會主任史向成說。疫情發生後,“陀螺書記”也成了村民對趙飛的愛稱。

“為了村民的健康安全,我們在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的同時,一方面要積極作為、敢於擔當,另一方面要善於教育引導村民。”連日來,趙飛為村民出良策、解難題,為村裡制定了周密的防控預案和具體措施,帶領村民開展疫情排查防控。

趙飛在參與抗疫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起了幫農戶銷售農產品的任務,他將村民的銷售信息發佈到微信群、朋友圈,還發動村幹部、志願者一起參與推銷,村民不再為蔬菜銷售發愁。“趙書記幫我把滯銷的蔬菜都銷售完了,真是太感謝他了!有他在,我們很安心。”村民白毛旦激動地說。

面對村民的讚譽,趙飛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的職責是幫助村民脫貧,且絕不能讓他們再返貧。”(記者 樊小帥)

驻村第一书记的“三把火”,让延安这个村子“七十二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