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对很多男生来说,聊天是件很困难的事:

说自己的事怕对方无聊,聊对方的事又不知道算不算刺探别人隐私;

聊自己有兴趣的话题怕自嗨,聊对方有兴趣的话题,自己可能又没兴趣;

聊时事怕对方没看,聊政治怕立场不同;

讲太多怕对方压力大,讲太少怕断了联系。

总归一句:怕自己怎么做怎么错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常见反面教材

有些人会采用关心的方法来开启话题,认为关心应该最没有压力,于是会出现下列句型:

”你吃饭了吗?”

”天气变冷了,有多穿一点吗?”

”长假有要出去玩吗?”

等等。这些句型,在双方关系没有到熟悉以前,都是非常容易被厌恶的,很有可能会得到以下的响应:

问:”你吃饭了吗?”回:”吃了,谢谢”OS:”关你屁事。”

问:”天气变冷了,有多穿一点吗?”回:”有,谢谢,你也是”OS:”烦”

问:”长假有要出去玩吗?”回:”没有呢 哈哈”OS:”关你屁事啊擦”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这类的问题都是双方的联系频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适合出现的。因为这些问题很日常,所以通常是关系达到每天有联系,而且双方响应速度都算频繁,它的出现才合理。毕竟如果三天才聊一次天,你突然问一句:”你吃饭了吗?”除非刚好是在吃饭时间,否则对方只会觉得这是什么鬼。

另外,由于这样的问法,口吻过于温柔,除非双方有点暧昧,否则也会让人有被讨好的感觉。如果真的要问,不如把”吗”去掉,改成”你吃饭没”、”长假准备出去哪玩”都会减轻讨好感,增加平等的感觉。

除了关心式问法以外,有些人则是怕给对方压力,或是担心对方没有响应,所以干脆用叙事的方法展开聊天,例如:”我今天吃的早餐好难吃”、”我老板好沙雕”、”我昨天去看了复仇者联盟”⋯⋯诸如此类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发言。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分享自己的生活不是不行,但对方如果对你没兴趣,她是要回你什么?

“我今天吃的早餐好难吃”回:”是哦”OS:”关我屁事”

“我老板好沙雕”回:”是哦”OS:”关我屁事,我老板也很沙雕”

“我昨天去看了复仇者联盟”回:”是哦,好看吗”OS:”所以好看吗”

自我表述式的发言,在对方对你没兴趣,也对你做的事情没兴趣的状况下,只会让你们的对话结束。不要以为被结束没什么大不了,它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当我们跟一个人聊天一次两次三次,都觉得对方很无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对对方传来的任何信息或邀约产生兴趣和期待,只会想说:”哎又来了”。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怎么解决

如果你跟对方还不是很熟悉,但想打破现况的话,最好的方法仍然是丢出问句,除非你是个讲故事高手。

丢出问句分成两种,一种是较具压力的问句,另一种则是较不具压力的问句。这两者最简单的区分,叫作”跟对方有没有关系”。当一个问句牵涉到对方本身,或是要对方做出某个选择时,就容易产生压力。而当问句的问题与对方本身的关联程度较低的时候,压力指数自然会小。如果你能同时找出对方可能有兴趣的事,对话就比较容易轻松开启。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第一种较容易产生压力的句型,例如:

”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饭?”(选择)

”你晚上要去哪?”(与自身关系度高)

”这男生好像跟妳挺好的?”(与自身关系度高)。

这些句型在双方关系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都会显得有点多,除非你平常的其它聊天内容有轻松到能冲淡它们,否则都不太建议,尤其是如果你已经把关系搞得有点糟的时候更是如此。

第二种问句,例如:

”对了,你知道哪里有比较好的动物医院吗?我的猫好像生病了”

”你有吃过XX牛肉火锅吗?”

”你看过复仇者联盟了吗?”

这种句型都是在开启对话,而且又跟对方个人的关系度较低,对方较不会有过多的戒心。同时,又因为跟对方的一些经历有关,比较好接着延续话题,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例如第一句,对方很有可能回答:”没呢,我对动物医院没啥研究。不过你的猫怎么了?”一般人对于”生病”的关心程度都是高的,不管是阿猫阿狗还是人类,只要听到对方身边的某个生物生病,多少都会关心一下。

一般是因为不想显得自己很冷血,一半是因为觉得这种事可能有点严重。当对方响应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再接下去说:”不知道呢,它今天一直没啥精神,好奇怪。对了,你有养过猫吗?”因为你们在谈的是猫事,所以你问他有没有养过猫,是一个很合理的问题,对方仍然不太可能会有戒心,这样一来就能顺利的把话题延伸出去。

刚认识TA不久,怎么聊着聊着TA就不理我了呢

秘诀总结

询问与自身关连度较低的问题、交换经验与想法、再提问,就能有效形成”不无聊的聊天内容”,同时也能增加对于对方的了解程度,在更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就能更容易开创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