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NBA得分王的數據後,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NBA得分王是對於一個NBA得分手的最好肯定,這也意味著這個賽季,你是得分榜上的王者。大別野閒來無事,看了看這些年NBA得分王,竟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2000年後,得分王拿不到NBA總冠軍。

自2000年奧尼爾以場均29.67分拿下得分王后並與科比攜手奪得當年的總冠軍之後,再也沒有得分王拿過總冠軍了。

無論是三連莊(2010-2012年)殺紅眼的杜蘭特,還是近二十年得分王中得分最高(2019年,場均36.10分)的詹姆斯哈登,均無緣奧布蘭恩杯。

或許是巧合,也或許是冥冥之中天註定。2000年以來,得分王的隊伍進入對抗激烈的季後賽賽程後,走得甚是艱難以及曲折。


盤點NBA得分王的數據後,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2.喬丹:10奪得分王(七連莊+三連莊)神蹟

喬丹在在1984年進入NBA聯盟,並在新秀賽季當選NBA年度最佳新秀。在1986-87賽季,喬丹場均得到37.1分,首次獲得NBA得分王稱號。

隨後,喬丹以得分王七連莊的神蹟(1987~1993年)宣告喬丹時代的來臨。另一個創造七連莊記錄的是上古神獸張伯倫(就是那個單場100分)的男人。


盤點NBA得分王的數據後,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中間由於父親的過世,喬丹短暫退役。

隨後復出,又以三連莊(1996~1998年)奪得得分王。假如沒有退役的話,只有上帝知道,喬丹要連莊到什麼時候。

最終喬丹大帝以10次得分王的成績成為得分王次數最多的NBA球員。

沒看過他比賽的人,看完這些,對他在那個時代的統治力將會有所瞭解了!

3.艾佛森:我雖然矮(1.83米),但我真的強(4次得分王)

答案艾佛森在1999年,2001~2002年以及2005年4次奪得得分王榮譽。

在長人如林的NBA,身材矮小的球員自然會吃虧很多。但艾佛森以技術彌補身高的劣勢,憑藉著自己高超的球技,不但在NBA立足,還拿下了得分王。


盤點NBA得分王的數據後,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雖說艾佛森身材矮小,可他的打法卻喜歡通過變向突進內線得分,經常找對面中鋒掰掰手腕子。當然這是相當硬漢的操作了。

1999年場均26.75分是得分王歷史上最低得分。這與當年1999年賽季停擺有很大關係,畢竟才打了50多場,得分不高可以理解。但你要覺得艾佛森的得分王水分很大就大錯特錯。

在2001年(場均31.08分)、2002年(場均31.38分),在那個以防守見長、慢節奏的籃球時代,這種得分能力,用爆炸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盤點NBA得分王的數據後,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在當時的後衛線上有,“西科東艾,北卡南麥”——在本世紀開端,這四個人氣極點,成為很多人難以磨滅的NBA記憶。艾弗森能奪得一席之地,不得不說是有兩把刷子的。

看完這些,你還發現了什麼呢?歡迎在評論下方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