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記疫 《能量》

4月8日 London 陰

院子裡有株向日葵。

花期時總衝著太陽的方向,昂著頭堅定而舒展。

我希望今年夏季再盛開的時候,疫情可以過去。

昨夜,說是有全年罕見的超大月亮,還是粉紅的。在西方,人們總會把四月份的滿月稱為“粉月”。是離地球最近的超級滿月,因此全年度最大也最亮。

當時我都躺下了。想了想又披上衣服下了樓。

倫敦記疫 《能量》

本想出張大片。發現即便工具,技術好,但照出的往往也多打了折扣。圖像記得下形狀,卻傳遞不出心情。

這也好,有回憶。

還好有回憶。儘管多是美化的,回憶就是濾鏡。在無數次想起之後,說出的都是美的,呈現的都是印象,而非影像。

那美好的東西,不如就在靈魂深處。再去看再回憶,其實都是物件傳遞的能量在起作用,給的暗示。這世間不論有形或無形的物體都是一種能量的表現。能量守恆,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燬,這也是經過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等人印證過的事實。

倫敦記疫 《能量》

整個宇宙就是能量的一種呈現。自古人們就愛仰望星空,探索無盡浩瀚宇宙的奧妙,尋那暗夜深處的光。光是一種能量,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有多強的光,就意味著多高的能量。

生命,也是分波段的。你是什麼樣能量頻率的人,你就能跟怎樣能量頻率的人在一起,當這兩種能量頻率越來越接近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的緣份就會產生。

真正決定我們生命等級的,與金錢、地位、物質無關,而是與我們的能量有關,能量是能夠承載的心量。

有很多人雖然擁有財富地位,但內心仍舊空虛,沒有安全感。人生的一切得失禍福,只不過是生命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原理進行轉換的一種現象。

要想維持能量,就要關注我們給了多少,而不是關注我們獲得了多少。

宇宙是臺無比精密的精算器。你付出的任何東西,最後都會以各種形式回到你的身邊。

倫敦記疫 《能量》

分享個有關太陽的故事。

當年堯做皇帝的時候,舜就在他旁邊輔佐他。

有天,堯跟舜說:“我一直想把宗、膾、胥敖這三個小國給滅了,每次上朝的時候一想到這幾個小國還沒滅掉,心裡就覺得不舒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舜說:“這三個小國的國君,就好像生存在蓬蒿艾草之中,您何必放心不下?過去聽說有十個太陽一同升起,普照萬物,更何況大道的光輝更勝過太陽。”

舜真正想說的其實是:“您多大的人物啊,還為這點兒小事煩惱?您是與大道同齊的人,您就像是同時擁有十個太陽的能量場一樣的人,怎麼會為這點兒小事而煩惱呢?”

……

倫敦記疫 《能量》

我們的煩惱多源自內在擁有的能量不夠。格局和所處盤子的大小,決定心量能力的大小。

疫情發生,有多少之前天大的事兒都變得不那麼糾結了。大家都在反思,總結。這是外在環境對內在起作用的結果。

生命的長度,是看活的時間;生命的高度,是看問題的維度;生命的寬度,是能否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生命的密度,就是感知事物的細膩和豐富程度。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

心是靜的,靈是動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靈,就意味著自己走不進自己的內心。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心量有多大,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就可以傳遞給他人多強。

同樣知識的傳遞,若沒有能量作為後盾,就只是資訊,沒有生命力的。

知識不等同於智慧。也並不是說讀到的越多就明白的越多。

知識是自我,而智慧則是自我的消失。

知識得於學習,智慧是種境界,它是學不來的。

智慧其實也是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這就是偉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心念一動,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

倫敦記疫 《能量》

最近在倫敦愛素讀書會每週四線上閱讀時間,我帶領大家重溫經典時,時常會為書海中閃亮的智慧所感嘆。

感嘆我們之前沒有好好重視,現在有時間也未必能堅持。萬物相通,這又何常不像是對待病毒態度的由大意到重視的轉變過程。

一個人生病了,就會虛弱,耗能。休息好,治癒的過程就是能量增強的過程,這是有形的肉體附能層面的。

能量其實是不分正負的。它有強弱,大小之分。現在社會的考量,能量比能力重要。

我常觀察周圍的人,發現有些人總是情緒飽滿,多久看都是狀態不錯,做事有條理又從容,年紀不大卻非常安靜。

還有些德高望重的長者,就是什麼都不說都不做,也願意和他(她)待著,很愉悅舒服。好像充好電的電寶,永動機,源源不斷的為別人輸送電量,蓄能,就是這個道理。

能量的積蓄決定心走多遠。那麼怎樣獲取能量?

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意思是,真正懂得養生的人,會把自己的情緒修煉到像塊鏡子一樣乾淨。

一、乾淨是種能量。

食物素淨,圈子簡單,情緒穩定。

因為不復雜,所以不內耗。在疫情安排好時間整理書籍,筆記。進行斷舍離,清理居家空間。要知道物體能量散發不同的干擾,很大程度影響人的情緒。喬布斯家裡乾淨簡單聚能。

二、謙卑是種能量。

唯有謙卑放空,才有再被填補縮小差距的可能。真正的強者從不自誇與彰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德行到了,自有成全。所謂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能量俱足,無需以虛名襯托。與其送出一張印製精美、堆砌著眾多華麗頭銜的物質名片,不如強大自己的內心力量,打造一張屬於自己的精神名片。真正的偉人不是因為他們認識了誰,也不是自己的財勢名利成為了誰。被久久惦念的能被稱為偉大的一定是因為利用自身擁有的能量去影響了誰,溫暖了誰,幫助多少人成為了誰。

都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不僅是社會的運行,企業的模式,自然的環境,交往的狀態,還有看世界的心境,生活的標準都在悄然發生變化。

之前覺得焦慮的事,發現沒那麼嚴重。之前計較糾結睡不著的,在生死麵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剛剛駐守在醫院門外的記者報道,在重症監護室的英國首相約翰遜的病情好轉,能從病床上坐起來與大夫聊天,英國人民鬆了一口氣。

活著,健康的活著。愛的人都在,想的人能見———成為多少人疫情之後,人們當下的希望。

這是2020年前100天的總結。

在武漢解封之日的今天,也是倫敦單日死亡近千人的時刻。英國決定繼續延長戒嚴的日期。

今晚BBC做了期節目,採訪武漢市民這封城兩個月的有什麼特別的難忘經歷及分享的感受。

有個姑娘說的好,現在倫敦人如同封城之始的武漢。緊張恐慌是常態,但很快就會適應,因為有來自各方的救助;利用這段時間充實自己,希望武漢的經驗能夠讓英國少犧牲些人;只有全球都好起來,我們才能真好起來……

2020年的這個春天不同尋常,來得比往年都晚。但依舊有復活的節日,有滿月有春花。英國與中國經歷著的疫情事件讓我有機會同時有不同的體驗。

我每天都有不同的感觸心得,才有了這篇篇倫敦記疫。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及讀者的關心與問候,讓我感受到不一般的能量。

倫敦有很多志願者每天默默地做著了不起的事情。我也儘可能堅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抱薪取暖,用美國紐約東北部的撒拉納克湖畔鐫刻著的西方一位醫生特魯多的銘言來傳遞:“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張曉丹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