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优先”到底是尊重还是侮辱?

昨晚和学生在微信群聊了几句,最后不知道怎么说到了"女士优先“这个话题。我们的班长,一个很有性格有思想的女孩子,说:”女士优先是不是对女士的侮辱呢?这是个议题。”我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不妨说说我的看法。

“女士优先”到底是尊重还是侮辱?


我查了这个概念,搜狗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女士优先”的起源,有人解释说妇女属于弱者,值得怜悯、同情。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并非弱者,女性和男性拥有同样的能力和平等的权益。“女士优先”的观念主要流行于中国,而欧美社会的普遍观念是女性和男性拥有同样的能力,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与义务。“女士优先”是女性权利的象征还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目前尚存在争议。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不禁笑了。

“女士优先”到底是尊重还是侮辱?


在我们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是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骨髓,那个时候,女性根本不被当作人来看待,只不过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什么身份和地位,更别提什么权利和尊重。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妇女开始走出深宅大院,参与社会生活。

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新女性和男人一起学习读书,出国留洋,一样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建立之后,广大妇女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担当起半边天的作用,和男人实现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完全平等,任何人不敢再歧视妇女。


女士优先的理念,来源于欧洲的骑士遗风,体现了对女性的一种尊重,表现出男人的身上的绅士风度,这样想就很让人舒服。

有的人,尤其是女权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们,他们认为,既然男女都是平等的,那就无所谓女士优先。如果把女士优先说在前面,无疑是认为女人不如男人,是弱者,需要同情和照顾,这就有点侮辱女性的嫌疑。


“女士优先”到底是尊重还是侮辱?


其实啊,我认为,女士优先的提法,是一种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什么侮辱,女同胞们用不着那么敏感。好比说,我们设置了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并没有什么国际劳动男人节,为什么呢?无非就是倡导大家要关注女性的权利,尊重女性的权利,这也好像是一种不平等,也没有见女同胞们说什么对她们是一种侮辱,拒绝放半天假的权利,更没有去联合国请愿,要求废除这个体现男女不平等的国际节日。

在我们国家,有好多针对一部分人设立的节日,比如教师节,护士节等,设立的初衷好像都是因为这部分人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少人愿意干,希望大家能够尊重这些人的劳动,尊重他们的职业。

“女士优先”到底是尊重还是侮辱?


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吧,我们说一个女士优先,并不是对女性的什么侮辱,仅仅是想体现一下自己的绅士风度,表达一下对女同胞的尊重,没有问题吧?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