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民營加油站的窘境,“兩桶油”的“溫床”

「行業」民營加油站的窘境,“兩桶油”的“溫床”

十多年來,民營加油站的窘境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縱然民營加油站與“兩桶油”和外資加油站共享中國成品油零售終端市場,但對於民營加油站來說,面對後兩者的擠壓,其仍處於夾縫中求生的狀況。同時,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以及5G等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加油站老化的“坐銷模式”已經難以應對新市場需求的變局。

於內,民營加油站面臨著企業內部運營管理數字化的轉型之痛;於外,遭受著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新時代下民營加油站的弱勢突顯,優勢弱化。

時間線若拉回王朝時代,經營好一家企業,並不比治理一個國家容易。看著加油站高利潤的非油業務,有的加油站與便利店業態“珠聯璧合”,這讓民營加油站看著眼饞但又有些無奈。

“內憂外患”之下,民營加油站走在了行業的十字路口。欲拓展高利潤的“非油業務”以應對局外競爭,但這並非他們所長;想做企業數字化以安內,又擔心失去對用戶數據的掌控權。

此時的他們,需要在“攘外”和“安內”之間做著次序和抉擇的利弊權衡。

PART

1 在中國,加油站便利店是偽命題?

至今,“師夷長技以制夷”仍有不少行業在踐行。

以便利店為例,起源於美國的日本便利店一直是國人學習的楷模,7-ELEVEn已然是便利店的代名詞。然而,中國學習日本便利店最成功的當屬臺灣7-ELEVEn。所以,大多數內地便利店基本都在向中國臺灣看齊。

即使如此,中國便利店行業依然沒有突破區域限制,數字化和本地化管理水平依然亟需提高,更核心的是中國90%以上的便利店都沒有實現正常盈利。然而,這並不代表中國本土便利店沒有機會,而是更需要時間。

當便利店遇上加油站時,其實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某地區的便利店龍頭企業如此說道,別看有些加油站的站點那麼多,但是他們的日流水也就在1000元左右,加油站做便利店,就是個偽命題。

創業和做生意其實是兩碼事。過去一兩年,我們能看到很多以互聯網姿態“殺進”便利店賽道的創業者,對於他們來說,在資本的助力下,他們可以把盈利的時間線放長。但是,對於民營的油老闆來說,短期內的經濟效應才是他們更關心的,因為他們耗不起。

看著便利店的風生水起,民營加油站這個“門外漢”似乎有點眼紅,開始想嘗試學習“兩桶油”佈局“非油業務”。

山西證券發佈研報認為,加油站非油業務增長潛力大。從以下兩點可以說明加油站佈局“非油業務”是扭轉窘境的最佳方式:

第一,目前國內加油站非油業務利潤佔比較低,才不到 10%。而國外加油站非油品銷售通常佔總銷售收入的50%-60%,利潤佔總利潤 40%-50%,國外非油業務經營模式對國內加油站而言具有借鑑意義。由於國內非油業務發展較晚,未來加油站非油業務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和想象空間。

第二,相較傳統便利店而言,加油站便利店背靠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央企,多數佔地僅為100-200平方米,且身居城市非核心地段,租金低於商業區零售店和傳統便利店,加上廣泛的零售網點、優質的客戶資源、石化品牌、運營成本低、差異化和便捷性等優勢,即便是在激烈的便利店行業競爭中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總結來說,研究邏輯依然離不開那套“師夷長技以制夷”。民營加油站學習“兩桶油”,“兩桶油”偷師外資加油站,外資加油站複製國外加油站。

從數據上來看,這貌似像是民營加油站“攘外”的新出路。但是,民營加油站真的去做了,可能會“死”得更快。“加油站裡的便利店裡面有太多的坑,我是親自踩過。”連鎖便利店從業人士如是說。

其一,便利店是一個具有極強消費目的和快節奏的消費場景,同樣,加油站也是。車主來到加油站的目的明確——就是加油,其次消費停留的時間極其短暫,很難帶動品類的連鎖銷售。

其二,國外加油站便利店的用戶習慣是時代變遷養成的,且快餐式的品類與中國精緻化的鮮食品類有著極大的差別。不能單純地用國外的數據指標來衡量中國加油站“非油業務”的增量。

其三,加油站的消費圈層基本是遠離消費者的生活圈層。不過,這對於高速公路、國道或者是郊區的加油站來說,便利店或許是個很好的選擇。然而,據某民營加油站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很多民營加油站為了節流,降低成本,逐漸把郊區、國道甚至是高速公路的站點撤離。

民營加油站的窘境就是如此,“非油業務”的骨頭並不好啃。這也說明,在面對“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民營加油站還是需要“攘外先安內”

PART

2 修內力,倒逼“兩桶油”逃離“溫床”

“疫情之後,2020年Q1季度並不是真正考驗企業的階段,接下來的4-6月份,才是決定很多民營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收縮。”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說道。

用他的話來說,當下正是企業修煉內功的最佳時期。那民營加油站的內功修煉心法口訣從何找尋?

立足於加油服務的需求,中國和國外在消費習慣上幾乎沒有太大的差異,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鑑意義。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非常成熟的美國成品油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殼牌、美孚、雪佛龍等大型石油公司基本佔據了頭部市場。在夾縫之中,美國FLEETCOR以提供運輸車隊客戶快捷、安全的加油卡支付產品及成本管理、結算服務為主,後期通過不斷的業務擴展和外部併購,為大量的商業車隊、石油公司、各類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燃料卡、員工支付產品等業務,幫助了很多產業鏈下游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物流企業等實現了逆襲,在巨頭的壓力下實現業績增長。

而大型石油公司在許多中小型石油企業迅速崛起之後,不能再躺在從前的“溫床”上“數錢”,而是考慮如何應對新趨勢帶來的變局。

同樣,當下的中國成品油市場,得益於政策的利好、成品油市場的開放,同時有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5G等新技術的加持,中國能源市場誕生了猶如團油、喂車車、找油網等用數字化切入能源產業的新興平臺。

不僅是民營加油站,幾乎所有的石油銷售終端都需要通過數字化來打通整個能源鏈條。

能鏈集團產業合夥人周瓊朔曾表示,數字能源的本質是用科技把能源產業鏈全要素數字化。團油通過創新能源集採與油品優惠的新零售方式,加速油站成品油的流通和油站效益的提升,幫助油站實現“3公里忠實用戶”之外的增量。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成品油市場處於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局面。一方面,“兩桶油”有著極強的資源優勢和成熟且完整的石油產業鏈條,基本處於強勢地位;而另一方面,民營加油站在供給端依託著“兩桶油”的同時,還面臨著新能源的衝擊,雙重夾擊下的民營加油站,真可謂是“夾縫中謀生”。

但是,強勢的“兩桶油”依然有著致命的弱點。目前,企業的數字化幾乎是所有行業轉型的必然趨勢。而“兩桶油”的企業管理鏈條長,終究要面臨“船大難掉頭”的阻力,也正是因為如此,處於“溫床”上的“兩桶油”其實對數字化表現的反應速度是遲鈍的。

商界也離不開自然選擇。民營加油站需要奮力求生,一定程度上也在倒逼著“兩桶油”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目前,擺在所有石油銷售終端面前的機遇就是數字化,無論信與不信,事態已然發生。

小結

“4月-6月,倒閉的企業會更多,像我們這樣的民營企業,首要考慮的不是業績增長,而是怎麼活下來。”張利如是說道。

給民營加油站的老闆們講個故事。

宋太宗繼位後,面對著國內外的政治局勢十分頭疼。國內社會矛盾重重,而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亦時刻有問鼎中原的野心,然而自己手中兵力又非常有限,究竟是“對外”還是“對內”?

宰相趙普在奏摺中寫道,“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無非對錯,民營加油站的負責人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加以靈活應用。

當前形勢下,開源需要成本,這對於現金流緊缺的民營加油站來說,無疑是增加負擔,拓展便利店業務已經是不可能了。用數字化的手段修煉內功,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是跨越難關的重點。

傳導效應逐漸在蔓延,民營加油站並沒有“兩桶油”的資金實力等,根本耗不起。當務之急,就是擁抱變化,修煉內力,抱團取暖,共渡難關。或許,十多年來的窘境,民營加油站的轉折就由此而發生改變。

「行业」民营加油站的窘境,“两桶油”的“温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