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從奴隸一躍成為宰相,人生處處是傳奇!

關於傅說這個人,《史記·殷本紀》中有詳細記載,說:“武丁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傅說:從奴隸一躍成為宰相,人生處處是傳奇!

說起傅說,就不得不提起武丁了。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君王,他從自己父親手中接過商王朝的江山之時,國家就已經走向了下坡。

但武丁是有著雄心壯志的人,他想要復興國家,恢復商湯之時的盛況。

繼承王位後,他並沒有立即發佈什麼政令,而是默默觀察學習。這一觀察學習就是整整三年時間!

傅說:從奴隸一躍成為宰相,人生處處是傳奇!


這三年時間武丁始終保持著沉默,將朝政都交給冢宰處理。直到他掌握了自己想了解的情況,也發現了自己身邊的大臣確實沒有什麼能力出眾的人。

目光轉移到民間之後,他發現了一個隱藏在民間卻身懷大才的人,這個人就是傅說。

傅說從政之前,是個奴隸,在傅巖做苦役。傅yan傅巖位於虞、虢兩地交界之處,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澗的流水常常沖壞道路,奴隸們就在這裡版築護路。

傅說就靠從事版築維持生計,雖有才幹,卻無從施展。

他發明了“版築法”,有效治理了洪水,震動了黃河兩岸,被民間廣為傳頌。

武丁知道後便去探訪,發現這個奴隸確實有著安邦治國的才能。於是有意提其為相治理國家。

但在當時的奴隸制社會,貴賤等級分明,要把一名奴隸破格提拔為相勢必會遭到朝野反對。

武丁就利用當時人們信奉天命的心理,採取了“上天託夢,天賜聖人”的辦法來選賢任能。


傅說:從奴隸一躍成為宰相,人生處處是傳奇!


有一天武丁睡醒後對左右大臣說,自己夢見上天要賜予他一位賢人,這個人蒙著奴隸穿的衣服,說自己姓傅名說,正在做苦役,並高聲大呼:“傅者,相也。說者,悅也。天下當有傅我而悅民者哉!”並堅定而說要順應天意,找到這樣一位治理天下的才人。

武丁讓人把夢中人的形象畫出來,在全國尋找,果然在傅巖找到樂正在拖泥坯的傅說,文武大臣眼看真有此人,也就接受了傅說,從此傅說被擢拔為相。

而自傅說擔任相國之後,盡心盡力輔佐武丁,開始大力改革政治,挽救了商朝的頹勢。武丁時期也被後世人中興時期。武丁和傅說兩人的故事也成為後世美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