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咱老百姓,百姓百姓,根上都不是一般人

說說咱老百姓,百姓百姓,根上都不是一般人

咱們老百姓,今天正高興。大家都覺得老百姓就是指的咱們普通人。

真的是這樣麼?

其實,大家都錯了,恰恰相反,這“百姓”二字開始可不是指普通人,而是指的達官貴人。

百姓,顧名思義,就是一百個姓氏,延生為很多姓氏。

這裡的姓就有說法了。在古代,普通人都是沒有姓的,只有上流社會的人,也就是哪些有地位的人才又姓。

說說咱老百姓,百姓百姓,根上都不是一般人

大家都知道,商朝有一個奴隸出生的宰相,叫做傅說。這個傅說本來就沒有姓,因為他出身奴隸,奴隸是不可能有姓氏的,只有一個名,叫做“說”。後來武丁求賢,找到了在傅巖築城的說,舉以為相,後來國乃大治,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武丁中興”。這個時候的說就脫離了奴隸,成為了上流社會。於是需要一個姓啊,他就選擇了他築城的那個地方,自稱為傅說。

說說咱老百姓,百姓百姓,根上都不是一般人

在《詩經·雅·天保》有一句話:“群黎百姓”。漢朝鄭玄箋:“百姓,官族姓也。”

在《周禮.秋官.小司寇》有:“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三公及州長、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東面。”也可以看出百姓和臣吏都是一個層級的。

在那個時代,我們現在的老百姓稱為“奴”“隸”,或者叫“庶人”,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一直到了戰國時代,各國改革,平民奴隸只要有了軍功,就可以為官為貴,姓氏自然也可以有了。於是,百姓,這個詞也就漸漸的指普通庶人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姓氏不斷增多,很多非女子旁的姓氏紛紛出現,主要原因就是庶人獲得姓氏的原因導致,這個原因,後續再談。

說說咱老百姓,百姓百姓,根上都不是一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