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寒潮“三月三”後,水產養殖如何防控魚類疾病

目前我國南方地區正經歷“三月三”寒潮天氣影響,按往年的經驗,此輪寒潮過後,各地將迎來氣溫大幅回升的一個過程,但四月份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氣溫乍暖還寒,冷暖驟變,南方地區常陰雨連綿,低溫與暖溼氣候交替出現,對我國水產養殖造成較大影響,水產養殖病害發生率將有所上升,因此養殖戶更應提高警惕。

金鯧魚

選苗:目前已進入4月份,按往年經驗來看,華南各地金鯧魚養殖也將於本月內進入投苗高峰期。專家指出,如果在運輸過程中管理不好,比如鹽度差別太大,造成應激太大,金鯧魚苗大概會出現3-4成的黑身苗,如果遇上雨水密集的天氣,黑身的概率還會增大。建議養殖戶:

① 要買相對健康的苗。建議親自去苗場,觀察一下苗場金鯧苗黑身的比例大不大,如果苗期黑身不多的應該是相對較健康的苗。

② 運輸過程中保證溶氧充足。第三,苗種運回來以後,在下魚排之前,測一下魚排水的溫度、鹽度,與原來的環境差別不要太大,儘量減少應激。

投養:如果是土塘養殖金鯧魚,在放苗前除了充分的翻塘暴曬外,最好用生石灰、茶粕、漂白粉、巴豆和氨水等進行消毒殺菌;消毒完10天后用幾尾魚試水,24小時後再計劃放苗。放苗避開高溫天氣或天氣太冷的時候進行,放養密度1000-1500尾/畝。

網箱:如果是網箱養殖金鯧魚,養殖密度基本都較大,因此一旦魚發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難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最好根據網箱上附著生物量及魚類養殖情況進行換網和清洗。一般3-6個月換一次網,換網時必須防止養殖魚捲入網角內造成擦傷和死亡,操作要細緻。網箱清洗可使用高壓水槍噴洗、淡水浸泡、暴曬等方法進行。

飼料:由於目前南方地區在“三月三”後已普遍進入汛期,降雨頻繁,為防止出現飼料被雨淋溼而發黴長蟲等現象,建議養殖戶魚排存料不要超過5天,魚排存料用帆布等遮蓋,每天用料時檢查料袋,被淋溼的應優先使用。一旦發現飼料有溼潮而發黴、長蟲、有異味的情況,堅決不要使用,避免魚苗因攝食變質飼料而得腸炎等病害。

警惕:寒潮“三月三”後,水產養殖如何防控魚類疾病

羅非魚、草魚、叉尾鮰等常規魚類品種

進入農曆三月(新曆4月)後,此期間氣候多變、養殖水溫晝夜溫差大,魚類攝食不正常、體質及抗病能力普遍較低,極易導致病害的暴發流行。建議養殖戶要注意:

① 魚苗在購買前一定要注意進行病毒檢測,且用生理鹽水消毒,嚴防帶菌帶病的魚苗下塘。同時,趁還沒有投苗且天氣晴好時,一定要對魚塘進行徹底清汙、翻耕、曬塘,減少有害物質的殘留。

② 精心管好水質。苗種放養前嚴格清池,適時加註新水和開機增氧,保持養殖水體溶解氧在3㎎/l(對蝦養殖在5㎎/l)以上,同時每15-20天左右全池潑灑生石灰水一次,保持良好的水質,預防疾病發生。

③ 科學投餵飼料。做到少量多餐,每天投餵2次以上,日投飼率控制在3%以下(魚種培育控制在5%以下),同時每月定期拌飼料投餵黃芪多糖,每天一次,連喂5-7天,提高魚類的抗病力。

④ 每天堅持巡查一次以上,細心觀察養殖動物的活動和攝食以及水色、透明度等情況,發現疑似染病,及時採送病樣送實驗室檢測,並根據實驗室的建議採取防治措施,切忌“病急亂投醫”和“有病亂用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⑤ 氣溫升高且晴雨不定的時期內,魚塘水質易發生惡變,建議養殖戶定期使用光合細菌或利生素調水,並注意在這段時間內水溫的變化,適當升、降水位。暴雨後養殖戶應加強觀察魚類活動狀況,及時排出表層雨水,儘量減少雨水對池塘水質指標的影響,ph下降較多的魚塘應及時用生石灰調節。

警惕:寒潮“三月三”後,水產養殖如何防控魚類疾病

近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指出,預計今年汛期(5-9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呈現南北多、中間少的分佈特徵,澇重於旱,全國大部氣溫偏高,黃淮西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地可能出現高溫熱浪。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颱風個數較常年略偏多,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略偏多,強度偏強。因此各地今年均需要加強暴雨洪澇、乾旱、颱風、高溫熱浪、強對流等氣象災害的綜合防禦。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加州鱸魚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