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助推生物醫藥原創力“上藥-交醫創新成果”孵化平臺啟動

投入資本大、研發週期長,一直以來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掣肘。為了突破這一瓶頸,今天啟動的“上藥-交醫創新成果”孵化平臺,將產、學、研、資四大要素集聚到生物醫藥領域,以此推動全產業鏈的深度合作,加快生物醫藥科技的成果轉化 。請聽記者劉康霞發來的報道:

「听」助推生物医药原创力“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启动

首次創新項目路演宣告孵化平臺的啟動。參與路演的9個項目有腫瘤免疫、生物製劑、肺纖維抗體治療等多個方向。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江帆說:一直以來,由於高投入、高風險、週期長,一般社會資本對突破0到1的生物醫藥“長線”技術不感興趣,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技術遇到發展瓶頸。 江帆:“我們目前從原創性的探索發現到往市場化走的這一塊,科學家經常會提,缺的是資金孵化的資金,同時又缺一支多學科的團隊來支持他們,接下來遴選出來這一批有望可以轉化的這些成果,我們會和上藥在這個孵化平臺上共同來助力推動原創性的探索方向往市場化的方向,像再往前邁進一步。”

「听」助推生物医药原创力“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启动

江帆說,各方在合作中將扮演互補角色,上海醫藥集團不僅提供研發經費和研發把控,還將發揮臨床研究、產業化生產及銷售網絡等方面的優勢助力項目的熟化與落地。 江帆:“他們有很多臨床前的平臺,為我們的科學家往前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1步,每一個項目對平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要根據他的藥物的這些特點,它的路徑也會不一樣,我們會在這個平臺化進行一些個性化的設計,來幫助他們去孵化。”

「听」助推生物医药原创力“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启动

多方參與的孵化平臺也創新合作模式,對接充沛的孵化資源,實現從醫藥研發、臨床研究、市場運營、商業投資、法律保護的全覆蓋,上海醫藥集團總監柯櫻說,力求為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轉化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柯櫻:“上海醫藥在這個過程當中先起到一個產業引導的作用,然後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是做第2步,有了好的項目有兩個去處,一個是做項目合作進入企業的體系轉化,另外是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在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資助下或者支持下做一個混合所有制的創新公司,把這個項目繼續用資本的方法來推動進行產業化。”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劉康霞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

「听」助推生物医药原创力“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启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