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父母們在養育孩子上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父母喜歡寵著孩子,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他都視而不見,有的父母喜歡放養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他都視而不見。

但是,更多的父母喜歡打罵孩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父母會覺得越是對孩子嚴厲,他們越是會變得聽話懂事。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剛從幼兒園接回孩子的老周,滿臉的怒氣,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又惹事情了,把一個小女孩弄哭了。回到家老週二話不說,抓起孩子就是一頓怒吼加暴打,打完之後,就很兇的說到:“你下次還敢嗎?為什麼把別人弄哭了?”

孩子嚇得一句話不敢說,一個勁的在哭,過了好久才緩和了下來,然後特別害怕的看著父親說以後再也不敢了。其實此時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具體的地方,他只知道和別人玩,如果別人哭了,那麼他就是錯了。從此,小孩越來越孤僻,不敢與人接觸,潛意識裡會害怕父親的打罵。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獅吼功”對於孩子有何傷害?

1、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扭曲,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孩子如果長期被父母吼叫,他的心靈是脆弱的,害怕被打被罵。而且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很多的家長都說孩子是家裡的老大,要供著來養。

實則由於孩子還小,他在家中的地位是非常被動的,父母經常會因為一點事情就對孩子發洩情緒。孩子由於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父母,他們就只能去改變自己來適應父母,最後變得自卑。

2、孩子在長期的打罵下,容易激起他的反抗心理

打罵孩子的同時,其實父母就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孩子。有的孩子在長期的吼罵下可能會變得自卑,而還有的孩子,會在吼罵下不斷的積壓著憤怒,等到時機成熟了,孩子就會加倍的發洩出來。孩子不僅會對自己的父母反抗,長大後他還會把這種錯誤的育兒方式帶給自己的孩子。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巧用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1、運用4C法則

4C法則指的是溝通、選擇、結果和聯結。這個法則是《不吼不叫》的作者提出來的。這裡面的溝通就是指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話語要簡短、具體,孩子小的時候很難聽得懂父母說的那些大道理,所以與孩子說事情要簡單具體,讓孩子一下就能明白。

選擇指的是適當的給孩子自由,不要控制得太緊,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非常嚴格,孩子去哪裡玩,和誰交朋友他們都要過問,孩子有什麼隱私他們也會想方設法打聽,這隻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

聯結其實就是指父母的心要與孩子的心緊密的聯繫在一起,那怎麼做呢?這就需要父母的陪伴與關心了。通過4c法則,父母可以很好的與孩子建立關係,同時孩子也不會隨便的做一些讓父母難過的事情,因為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更為融洽。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2、制定相關的家庭規則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制定家庭規則,想要讓孩子聽話,就得約法三章,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清楚,不然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會做很多的錯事。

和孩子制定規則,孩子其實是會有很強的參與感,也願意和父母一起來遵守規則。有的孩子甚至會比父母更為積極,會去監督父母。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父母可以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比如進門拖鞋,逐漸的去增加,比如不準打架。除此以外,父母也要平等對待孩子,自己犯錯了也要受到懲罰,不然這個家庭規則就是沒有效果與威力的。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3、舉辦家庭會議

可能很多的家庭都沒有說舉辦會議的習慣,其實父母們可以嘗試做一下,因為家庭會議是一個家庭成員互助的會議,讓孩子參與到這樣的會議中,孩子會具有成就感。

而且參與家庭會議,就代表著孩子不是小孩了,是半個大人,是這個家庭的重要成員,他被受到重視,知道自己不是還小,做事自然會更加的有分寸,不會去隨便的犯錯,惹父母不開心。

吼叫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吼叫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洩,而不是正確的育兒方式,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用正確的方式來。

管教孩子用“獅吼功”並無用,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倍兒棒,我是@大寶疼小寶,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