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2019年9月24日,《武汉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炉,垃圾分类成为了武汉人民愈发关心的话题。那么,武汉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与方法是否了解?现阶段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如何?要想正式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各方还需要落实哪些措施?特别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怎样“特殊对待”呢?

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对象为武汉市全体居民,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109份。

  • 被调查者中女性有590人,所占比例为53.20%
  • 有46.62%的被调查者年龄居于30岁以下,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少,所占比例为13.88%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情况

  • 本次调查样本取自武汉市13个行政区,其中来自青山区、黄陂区、江夏区的样本占比为5%~6%左右,而其他行政区占比约为8%~9%
  • 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的占比44%。被调查者中学生占比为25.61%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2 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分布情况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3 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情况

  • 在调查武汉居民居住情况中,未婚与父母同住和三口之家(或有孩子)的居住情况最多,占比分别为25.52%和24.71%

武汉市居民垃圾分类“知、信、行”现状

一、认知

垃圾分类政策宣传效果欠佳

我们发现47%的居民对于武汉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只是听说过,但对于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大家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对武汉垃圾分类相关制度措施非常了解的居民仅占24%,16%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和措施均不太了解。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4 武汉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和措施的了解情况

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渠道广泛

网络和电视在帮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朋友家人以及社区居委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居民很好的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5 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途径

垃圾分类宣传科普途径多样

通过比较各垃圾分类宣传科普途径的有效程度,我们发现各途径均有一定效果。调查发现网络效果显著的居民占比最多。同时大多数居民认为报纸和书籍对于垃圾分类宣传科普的效果一般,这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有关。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6 各途径垃圾分类宣传科普的有效程度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利于提升居民参与热情

通过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93%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都会有一定提升。故此我们认为,选择有效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从而帮助居民更好的做到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7 相关宣传知识对居民垃圾分类热情影响

二、态 度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正面积极

绝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义认知清晰,这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充分说明被调查者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是积极的,说明这项工作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践行垃圾分类,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正确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其意义深远。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8 居民对垃圾分类意义的认知态度

疫情期间居民垃圾分类情况

(1)通过观察居民对小区在疫情期间是否实施新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反馈情况,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居民都了解到小区在疫情期间采取了新的垃圾分类措施。对于该政策态度为“无所谓”的居民只占极少数。由此可见,疫情期间对垃圾分类还是较为重视的。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9 居民对小区在疫情期间是否实施新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反馈情况

(2)在分析疫情期间各垃圾处理方式的重要程度时我们发现:居民对于“加大生活垃圾的清运频率、加强消毒措施”以及“增设绿色通道,优先集中处理疫情相关的医疗垃圾”这两种措施的认可度最高。由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武汉市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加强消毒”以及“医疗垃圾处理”方面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0 疫情期间各类垃圾处理方式的重要程度

三、行为

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有11.36%的武汉市居民能对绝大多数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24.71%的居民会对六到九成的垃圾进行分类,还有29.67%的居民会分类三到六成的生活垃圾,分类程度为10%-30%以下的居民占23.81%,仍有10.46%的居民对生活垃圾基本不分类。总体来看,武汉市垃圾分类的群众参与度还不够高,距离全民垃圾分类的实现还有一段距离。

居民未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

有哪些因素影响武汉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呢?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出以下九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原因是没有养成习惯(48.69%)以及没有时间进行垃圾分类(41.39%)。有近四成的居民因为没有分类的垃圾桶而放弃进行垃圾分类。群众积极性不高、已投放的垃圾未能有效回收、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也是居民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三大重要原因。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1 武汉市居民未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

居民日常生活分类的垃圾种类

通过对居民生活中可能会分类处理的垃圾种类的了解,我们发现:电池类废物垃圾在居民处理过程中相对最为重视,占比63.57%。除此之外,对于医疗废物、玻璃、废纸以及塑料类垃圾,有50%以上的居民都会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完全不分类的居民占比为4.96%。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2 居民分类处理的垃圾种类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为

通过对武汉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学习、讨论、实践与关注度的了解,我们发现从整体来说,武汉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是“有所耳闻、有所学习”,但持续关注度不高

。以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这一方面为例,有60.78%的居民表示自己“偶尔会”这么做,有24.44%的居民会持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仍存在14.79%的居民始终没有学习过垃圾分类的知识。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3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武汉市城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

一、垃圾分类基本情况

垃圾桶回收分类情况

据《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武汉市施垃圾分类新标准要求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据本次调查发现,武汉市居民日产生活中垃圾桶回收分类情况尚不统一,仅有约1/4的垃圾桶回收分类方式符合标准,大多数垃圾桶回收仍保持简单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回收利用率。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4 垃圾桶回收分类情况

生活区域垃圾分类问题

武汉市垃圾分类具体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目前仍属于逐步推广和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完善基础设施、明确规则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好垃圾分类后续处理也是紧迫的任务,这些问题反映出,目前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差距还很大。要让垃圾分类普及到家家户户,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5 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二、垃圾分类推广情况

多方联动推进垃圾分类

在居民意识中,垃圾分类推广中居民自身占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按重要性依次为相关职能部门、垃圾处理技术开发者、环卫工人、社区宣传员。在实际垃圾分类实施中,各方均具有显著的重要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6 居民对各群体重要度的认知

垃圾分类推广措施

城市垃圾分类任务任重道远,通过何种方式让居民接受并乐意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居民可以接受多元的推广措施,使用具有人性化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居民的参与度。

垃圾分类,武汉,您准备好了吗?

图17 居民对垃圾分类推广措施的有效度认知

建议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认知水平

  • 大范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分类物质的识别和准确投放率,在分类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中提高居民对分类的认知;
  • 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需结合目标群体的个体特征;
  • 政府应着重就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措施采取多渠道宣传教育,加大对垃圾分类政策、垃圾分类开展的阶段性成果等的宣传力度,以提升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

培养居民垃圾分类责任意识

  • 宣传工作中应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作,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居民垃圾分类责任感和价值观培养,这可以为垃圾分类的推广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建设和完善垃圾分类硬件基础设施,方便人们正确投放的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以激发和保持居民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 注重学生群体的力量,可以采用垃圾分类进入中小学课堂等方式,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从而带动其家庭及周边居民共同参与,将垃圾分类成为武汉市居民的的自觉行为。

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

  •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垃圾分类标准、办法和措施应是具体的、详细的、明确的、易操作执行的,方便居民理解与宣传;
  • 各区域、社区、街道应组建负责监管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管理队伍,对居民分类收集和投放垃圾进行规范、引导、监督和管理;
  • 奖惩并用、激励与监督并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维持居民垃圾分类主动性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将有效促使居民将垃圾分类变成生活习惯;
  • 政府、社会、企业、居民多方一同参与垃圾分类的实施与推广,可以为垃圾分类这一系统工程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为公共卫生环境安全构筑“防火墙”

  • 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政府应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协调者要做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 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是通向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社会公众应重视个人卫生,关注身边的卫生环境,正视公共卫生环境中的短板与不足,进而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
  •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处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消毒等工作应受到重视并迅速给出相应处置预案,重视垃圾分类与公共卫生的联动性,可以提高公共卫生的治理能力。

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武汉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以及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或措施的期望。这为政府部门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为社区、居民等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此外,本次调查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调查数据量需要扩大,还需深度挖掘文本数据等。本项目组将继续完善报告,希望能为垃圾分类在武汉顺利实施添砖加瓦,也希望垃圾分类对于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能引发大众的思考与行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调查员 :张珂珂 王雨晴 宋文瑄 韩玮

指 导 : 蒋 锋

编 辑 :王雨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