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为什么你很忙但还是赚不到钱?

美团王兴曾讲过一段话,有感而发分享给所有人: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其实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他们盲目的自信,以为可以用肢体上的勤奋来掩盖思想上的懒惰,以至于终日瞎忙陷入了低成长的陷阱,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一辈子的聪明都消耗在肢体勤奋上,殊不知没有深度的思考,所有的勤奋都是徒劳的。”

自己北漂15年,从项目助理,总监,部门负责人,市场总经理,然后开始创业,没有背景,又不是销售出身,没有客户,从零开始,一次次绝望,一次次重建,再绝望再重建,整个过程就是一次次的磨砺内心的过程,到现在也也还是在路上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身边很多人,感觉比我还忙碌,但结果也不是很理想,更多的是苦苦支撑,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所以我们是否需要反问一下哪里有问题?

真相:为什么你很忙但还是赚不到钱?

职场中我们该思考什么?

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中兴通讯子公司裁员 42岁工程师跳楼!20多年的温水煮,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要还,谁能想到这么大的的公司,突然要裁员,而今年更多的大公司都已经缩遍了,找工作更难了,看看脉脉职言,很多人都半年没找到工作了。

也有不裁员的,某4A公司年轻员工加班一周结果猝死,BAT的待遇很好,但强度和压力,没有家庭生活,试问一直如此强度你能坚持多久,十万多员工,又有几人能真正成为合伙人,从而上岸的。

互联网上有很多帖子,35岁以上的工程师就是要被优化的对象,才35岁就成了废材,所以职场”要么成为废材,要么成为青蛙,要么35岁的天花板“ ,看清了归途,就知道的起点。

如果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产品,我们贩卖就是我们的时间和专业,那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个产品会有衰退期,当精力不好时,人工智能大量应用时,更便宜的人竞争时,我们该怎么办?

打工的风险比创业的风险更大,即使月薪2万,不可能成为一个有钱人,买当地一套房就没有,可在所有人的人生中一定会有各种波折,比如请假8个月,只会给你1000元基本,收入就会大幅度减低。

笔者觉得未来是个人经济体的时代,雇佣模式的协同性,管理成本太高,除了大公司,中小公司根本无力采用,所以入行最好从销售部门开始,因为在公司体制内,也只有销售能真正从结果思考锻炼没有开单就只能拿很少的底薪。本人是从策划开始的,现在还在补销售的技能和经验积累。

打工的风险比创业的风险更大,即使月薪几万,买一套房就没有,但在人生的过程,

真相:为什么你很忙但还是赚不到钱?

创业中我们该思考什么?

朋友一家展览公司,产品就是做展会,年中盘点800万流水,看着不错,然后一细算支出780万,还没算为员工和房租这些,这肯定是不赚钱,而且承受着垫款和账期的压力,甚至很多企业拖款的风险境地。

另外一家广告公司,产品是广告传播,但今年企业没预算,根们卖不出去,现在产品就是几千元一个的百度资源,租着10人的电话销售团队,人力、媒介、行政,5万一个月的房租,每个月开销15万以上,可想要支撑这些开销,需要要多少业务。

所以不赚钱的时候,请不要再瞎忙,一定是哪出了问题,静下来,真的反问一下自己,甚至找人聊聊,毕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归到底层去找问题。

真相:为什么你很忙但还是赚不到钱?

念念反问必有回响 先把底层赚钱逻辑搞对

做品牌获客规划20年,到自己创业做品牌事务所,也常常逼问自己:

1.客户有什么核心难点,愿意花钱购买吗?比如学区房、北京车牌等

2.我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可感知的确定性是什么(价值问题)

3.和竞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制造差异(差异化问题)

4.需要的人多吗,如何持续这个生意呢?(有空间吗)

5.成本结构怎么样,怎么样定价,毛利多少(定价就定了市场和人群)

6.你怎么规模化解决客户线索流量问题?(关键中的关键很多人其实没解决这步)

7.你怎么解决客户信任问题(转化的关键,后期品牌壁垒的关键)

我把这个称为灵魂七问,请别轻易就回答了自己,大道至简,但凡不能一个句话说透,大体也就还没有想透的,你问问自己试试看,不是那么好回答。

从今天起做一个思想勤奋的人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种地的农民,肢体勤劳很辛苦,可是我们没看到几个农民很赚钱,因为他们每年都要归零,没有积累,每年都重头开始,而大树每年一点点,因为它一点点向上,终有一天会苍天大树。愿所有人丢掉肢体的勤劳,多在思想上勤奋起来。

(关注作者,持续放送市场和品牌、获客的实操技巧和创业心得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