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幾個月前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鴻蒙OS自第一次傳出消息後,就一直擁有著極高的話題性。而在前幾日正式發佈後,更是引發了全民沸騰,不少官媒都紛紛為鴻蒙站臺,但是也不乏不少擔憂和質疑的聲音湧現。對於鴻蒙OS,筆者認為應該冷思考,用審慎的目光來看,既充滿機遇,也有著大量的挑戰,二者不可偏廢。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鴻蒙並非微內核系統首創 但解耦做得更徹底

8月9日的廣東東莞,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在一個名叫松山湖溪流背坡村的地方,華為召開了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一次技術共享大會。超過5000名全球開發者、150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聚到這裡,和華為一起描繪未來全場景智聯世界的宏大畫卷。這次發佈會也是華為多年來深耕科技研發的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其中鴻蒙OS的發佈最為撩撥眾人。

在官方描述中,這是一款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在餘承東看來,鴻蒙OS是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且是一個面向AI的操作系統。

而且,它更大的意義在於串聯起萬物互聯時代大量的IoT設備,而不是替代手機現有的安卓系統。所以它的核心特點就是微內核和分佈式架構。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萬物互聯時代,我們需要更加自如地掌控更多的設備,但眼下很多設備互相之間並不兼容,不同系統、不同形態的硬件,往往需要我們用大量的時間去完成一一交互,低效且並不能讓人們充分享受到智能生活的美好。

在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看來,鴻蒙OS有幾大特徵。一就是可以適應不同的硬件,華為通過模塊化解耦,實現了一套系統對應不同的設備實現彈性部署。官方稱這套系統不僅適用於手機、電腦、平板,還適用於音箱、可穿戴設備、車輛等各個平臺。

"實際上這套系統從一開始就是全面解耦,把每一層內部都解耦,大概有幾千個模塊,解開挑戰非常大"。而為了實現保證每一個模塊的接口都保持穩定,華為將接口全部用頭文件寫好,並且用工具看護。每個模塊都打了一個標籤,來實現快速識別和調用。鴻蒙OS中不同的模塊之間接口通用文件有8000多個,能夠適用於更多終端設備。

當硬件落在某一個範圍內,比如處理器能力、空間大小、顯示規格、麥克風怎麼配等任意範圍,系統就可以自動根據這個範圍的標籤自動推送相應的操作系統。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在王成錄看來,鴻蒙的模塊化解耦就像活字印刷術,"一個模塊就相當於燒好一個個字,當寫某一本書的時候,就把這些字重新組合起來,就是這個設備的操作系統。"

在模塊化的背後,其實就是打破了硬件終端之間的邊界。鴻蒙相當於能把硬件的部分功能虛擬抽象為一個個驅動,再把這些"驅動"放在一個貢獻的資源池裡。對於同一個消費者來說,在面對不同設備的時候,其實已經完成了擁有一個裝著多個設備功能元器件的大池子,

"這個池子里根據應用的不同場景,選擇做組合,就像演示的無人機,實際上對端演示的無人機,其實是用分佈式系統新定義一個新手機,這個手機攝像頭就是無人機的攝像頭,他被拉遠到空中。"

而這一功能的價值在於,可以將不同設備融合,最終形成擁有一臺超級終端的感受。"比如運動手錶,無法打電話,在華為這套系統下面用可以用它來打電話,這種場景下它和手機組合成一個新的可以打電話的手機,只是說這個時候這個手錶變成了手機麥克風。"這就是實現了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這就是典型的分佈式架構。跨終端、全場景服務於智能硬件的能力,是鴻蒙OS的核心競爭力。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並且對於開發者來說,鴻蒙OS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也就是說一次開發,多終端都可以適配,再也不用把大量時間話在系統的兼容和適配這樣耗費大量工程師時間的事請上了,工程師們可以把時間用到更多的創意上去。

其實對於鴻蒙來說,它目前並不適用於移動的OS層面, 畢竟目前安卓一家獨大,同時還有IOS,要想短期內顛覆這兩大巨頭不太可能。

其實微內核、分佈式等說法並非新鮮事物,此前有企業已經研發了基於微內核的操作系統,比如谷歌的FuchsiaOS,也號稱可以使用於不同設備,餘承東在發佈會也毫不避諱地談到了這一大競爭對手。他指出,這兩款操作系統雖然採用的都是面向未來的微內核,但鴻蒙是採用的是分佈式設計,FuchsiaOS則不是,所以性能較差。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其實也就是前面講到的鴻蒙的兩個特徵,蘋果和谷歌還差的多。"相比於安卓系統,體驗更加穩定,架構更加利索;相比於蘋果系統,不會出現混合內核系統生態封閉的弊端。"把設備用驅動的方式外設,分佈式軟總線等這些開創性的東西目前谷歌是做不到的。

華為鴻蒙沒有歷史包袱

除了在技術上的領先外,華為鴻蒙其實還有一個特點是優於谷歌的,那就是沒有歷史包袱。

目前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已經是兩大成熟的操作系統,它們做了多年,積累了大量的生態,雖然谷歌也研發了Fuchsia,但這麼多年不敢上,因為它有它的不得已。如果上了新系統,那安卓的生態怎麼辦?如果把安卓遷移到Fuchsia,必然將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生態全要跟著改,代價太大了。"實際上Google一直在尋找,怎麼樣平滑的把Fuchsia引入進來這樣一條路,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在安卓構建這麼大生態的情況下,有一個好的方案實現最小代價的遷移,會很困難"。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而對於蘋果一樣,大家還記得在蘋果發佈了iOS13後,還專門又發佈了新的系統——iPadOS,這也是蘋果的無奈,要用好的系統,現有的系統做不到,它只好為PAD再定製一個iPadOS。

但對於華為鴻蒙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從零起步的。沒有歷史包袱,可以從設計之初就更徹底地選擇微內核的分佈式架構,讓其他生態夥伴更容易接入。不用考慮自己的另外的生態系統會怎麼樣,因為華為本身沒有其他操作系統。這就是所謂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生態建設的挑戰

無論從生態建設、還是移動端系統的積累來看,鴻蒙OS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其實清醒地看這個事,鴻蒙OS的野心並不在於單一的某個或幾個細分領域。它在2年多前,就已經鎖定了更為廣闊的物聯網級別,這也是鴻蒙OS睿智的地方。當然,它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在發佈會後,多家外媒的報道提及,鴻蒙操作系統被認為是為了在智能手機上代替谷歌的安卓系統。

但是目前看來,這一目標還有點早。

外媒TheVerge的報道稱,華為鴻蒙系統現在仍有一些重大障礙需要克服。華為稱,開發者可以在單一環境中將一系列編程語言彙編成機器代碼,但現在還不清楚這對開發者來說難易程度到底如何。這裡有很多重大的承諾,但構建一個可以與安卓和安卓開源計劃相媲美的應用生態系統,將會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和谷歌、蘋果相比 沒有歷史包袱是鴻蒙OS的優勢

其實無論是谷歌Fuchsia還是鴻蒙OS,都面臨著挑戰,目前除了安卓和蘋果以外,其他操作系統還沒有成功案例,無論是三星bada、Windows phone、諾基亞的MeeGo、palmOS、阿里雲OS、三星Tizen、黑莓RIM操作系統都沒攪動起多大的浪花。

而眼下,雖然物聯網充滿機遇,但是難度也很大。鴻蒙目前替代安卓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華為自己也承認只是替代性方案,首選安卓。主要還是安卓的生態太龐大,沒有誰能撼動和顛覆。

鴻蒙OS壯大,核心在於應用和開發者的規模,國內其他手機或硬件廠商是否支持至關重要。生態系統是強者愈強,Android生態護城河,讓華為在海外市場一定更為艱難。所以鴻蒙OS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建立開源社區,併成立開源基金會,就是想擴大朋友圈,尋求更大的生態合作。

此外,目前物聯網還處於早期,並沒有的達到成熟的階段。而5G也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成熟和爆發,未知的東西還很多,而華為要等待時機,比如5G的建設步伐,AI等底層算力的發展,還有大量入網的IoT硬件的爆發窗口。當一切條件都成熟後,鴻蒙OS也才會迎來真正的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