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搬到家門口 村民增收益市民享實惠


“這梅豆多新鮮,一看都是剛摘下來的,在家門口都能買到這麼新鮮的梅豆,中午必須做一盤乾煸梅豆。”市民馮慧邊挑梅豆邊說道。4月14日上午,在貿易巷和興旺巷路口,一場名為“黨建引領 助力消費扶貧”的優質果蔬銷售專場吸引了200餘名市民爭相購買。

菜籃子”搬到家門口 村民增收益市民享實惠


一個“菜籃子”,兩頭連著民生,一頭是餐桌,一頭是田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銷售渠道不暢通、價格上不去等問題,金鳳區良田鎮和順新村駐村工作隊主動和黃河東路街道銀啤苑社區對接,促進貧困戶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銀啤苑社區經多方協調,銀川安馨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免費提供場地,綜合執法局維持現場秩序,一場特殊的消費扶貧專場活動順利舉行。

菜籃子”搬到家門口 村民增收益市民享實惠


當天上午,金鳳區良田鎮和順新村黨支部、黃河東路街道銀啤苑社區黨委、金鳳區綜合執法局、共青團金鳳區良田鎮委員會和銀川安馨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聯合組織良田鎮8個村的村民代表,將“菜籃子”搬到市民的家門口,以新鮮的品質和實惠的價格進行銷售,保障村民種植的果蔬有銷路、市民的“菜籃子”不脫銷、不斷檔,為村民增收的同時使市民享受更多的實惠。

“今天我們專門空出了15~20個車位,騰出600多平方米的空地,供村民停車、搭建銷售平臺,同時秩序維護員維持秩序,保障銷售正常進行。”銀川安馨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帥說。

菜籃子”搬到家門口 村民增收益市民享實惠


新鮮的梅豆、吊瓜、草莓、西紅柿等各類果蔬一字排開、供不應求,身穿紅色志願服的社區工作者們幫助村民正熱情地給市民選菜、裝菜,另外幾名工作人員依次稱重、結帳。

“梅豆賣完了,下一批馬上來,需要購買的市民稍等一下。”和順新村駐村工作隊工作人員李鵬對市民說道。

“來參加消費扶貧專場活動的村民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開始種植口糧棚,今天主要銷售第一茬吊瓜、梅豆和蘿蔔,看到大家爭相購買,懸著的心也放下了。通過今天這種消費方式,讓村民和消費者面對面,減少中間環節直接收益,以此鼓勵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種植口糧棚的形式,增加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園子村駐村第一書記羅瑞說。

據和順新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磊介紹,消費扶貧專場活動從9點半到11點40分結束,賣了700斤梅豆、1000斤吊瓜、300斤西紅柿、50斤草莓,銷售了8000元左右。 “今天把‘菜籃子’搬到小區門口銷售,是一種新嘗試,效果挺好。通過消費扶貧專場,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買到新鮮果蔬,同時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優化設施農業結構,未來,將整合各村的特色和資源,讓消費扶貧惠及更多的村民。”王磊說道。

“今天的消費扶貧專場活動,社區組織了20餘名黨員志願者參與秩序維護和銷售,全方位服務村民和市民,滿足各方需求。考慮到季節性因素,我們計劃一個月舉行兩次消費扶貧專場活動,包括時令果蔬、爐饃、辣條和涼皮等等,同時規範銷售現場秩序,讓黨建引領消費扶貧落在實處,讓消費扶貧工作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使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銀啤苑社區黨委書記馬建蓉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