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一種藝術形式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和演變,那就是中國傳統傢俱。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我古代先輩的智慧結晶。

研究歷代名人畫作的師承、意境、技法的資料很多,但剖析繪畫中傢俱的文章甚少。我們這個專題就一起來邊欣賞名畫,邊研究傢俱!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明代中期畫家周臣繪製。周臣(1460–1535),字舜卿,今江蘇蘇州人。擅長畫人物和山水畫。在近代繪畫史上我們所熟悉的兩位傑出畫家,一個唐寅另一個仇英,都是周臣的學生,他們青出於藍而盛於藍,當時的名氣已經超過老師。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

左下方款署“東村周臣為春泉裴君寫意”,鈐“靜遠齋”印,此圖是周臣為一位號“春泉”的裴姓文人所作的別號圖,描繪裴春泉隱居小憩的情景。據繪畫史料記載,這種以別號為畫名的作品在早期吳門畫家的創作中十分多見!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

畫面中,巨石突兀硬峭,有一座彎彎的板橋,橋下流水潺潺。板橋對岸,山石重疊。畫面左邊,兩棵樹的枝葉隨風舞動!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

古松彎曲蒼翠,下蔭茅堂。草堂敞亮,陳設簡單,只有一椅一案而已!有一小童在堂外灑掃,並不時地回頭張望堂內假寐之人,深怕驚擾到。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放大圖

裴姓文人於堂中伏案假寐,其所用之書案為明式經典的案形結構,無束腰,素牙頭,與腿足夾頭榫結構連接;腿足使用圓材,足間施雙橫棖。我們稱之為雙橫棖夾頭榫畫案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經典復刻的雙橫棖夾頭榫畫案

王世襄先生《明式傢俱研究》記載,北京匠師一般認為畫桌畫案的寬度一般需夠二尺半,即我們現在使用的公制單位83.3釐米,過窄只能算是條桌或條案。因為恐紙絹難以舒展,無法搦管揮毫。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案形結構:刀牙板雙橫棖夾頭榫畫案

現有很多人對古代桌、案的區分不甚理解,那它們是如何區分的呢?王世襄給了我們明確的概念:文人作畫揮毫時往往要站立,桌面以下越空敞越好,所以畫桌、畫案都沒有抽屜。凡是作桌形結構的,即四條腿與面角平齊的叫畫桌;而作案形結構的,四條腿足縮進,兩端有弔頭的叫做畫案。那麼至於書桌、書案的話就必須有抽屜。按此觀點,周臣畫中所描繪的為畫案無疑。

>>>>桌形結構是這樣的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桌形結構:四面平霸王棖畫桌

認識了其中的傢俱,我們繼續欣賞周臣的繪畫造詣吧!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春泉小隱圖》

《春泉小隱圖》局部

右邊的松樹與左邊柳樹相呼應,意趣盎然。遠處青山連綿,平湖幽美,正是文人雅士隱居的好地方。

周臣所描繪的物象,善於根據不同形象的質感,施以剛柔、粗細、輕重不同的筆法。將繪畫中的傢俱狀物準確嚴謹,線條圓潤流暢,疏密有致的表現出來,顯示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藝術水準。



———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