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典之後房價看,新冠肺炎之後的房價趨勢如何?

一 非典事件後期房價變化: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2003年前,上海房價3000-4000元/平 比比皆是,甚至,中環地區只有2500元/平。

首先我們看下自2003年--2019年房價和人均月收入情況對比圖:


由非典之後房價看,新冠肺炎之後的房價趨勢如何?

本圖數據來自網絡整理


由非典之後房價看,新冠肺炎之後的房價趨勢如何?

數據網絡整理

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之後到2004年底房價有所上漲,漲幅達到28%左右;人均工資漲幅11%左右。

2009年流感之後到2010年底房價漲幅33%左右;人均工資漲幅9%左右。

2015年股災之後到2016年底上海房價漲幅50%左右;人均工資漲幅9%左右。

二 此次新冠肺炎經濟影響比非典時期大,但是房價漲幅應該不會太大。

從數據看,2003年房價比人均工資比是2.7,2019年房價比人均工資比高達到6.7;不同時期國情不同。短期內房價漲幅和疫情影響關係不會太大,主要和金融市場波動影響係數更高。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於擔心。

從房價漲幅得到幾個規律:

1,上海房產如果靠普通上班收入來買是不行的;

2,房價不是不會跌,和國際關係影響以及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比較大;

3,長期看,上海房價漲幅非常大,2003年到2019年,漲幅高達1100%,但是實際情況看,不少小區自2003年到現在漲幅3000%,相當於30倍漲幅。

最後希望共克難關,減少不必要出行,等疫情結束一起走向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