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現代保健報訊(記者 劉穎豔)平均每6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每天有超過7500人因此而死亡……

這是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癌症數據。毋庸置疑,癌症已經是常見病,多發病。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今年宣傳週主題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廉娟雯為此特別強調,人人需要樹立防癌理念,科學膳食,及時緩解壓力,保持好心情,堅持鍛鍊,遠離菸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腫瘤的發生。腫瘤高發人群務必重視防癌體檢。一旦確診,要有科學的抗癌觀念和態度,家屬要積極營造良好家庭氛圍;患者既不能輕視疾病,也無需過度恐慌,謹遵醫囑,積極配合,共同努力。臨床上大量的成功病例顯示,早期腫瘤患者採用規範治療,依然可以享有長期的、高質量的健康生活。

不疼不癢背後可能潛伏著危機

52歲的王女士常感慨,如果當初早點去檢查治療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結果了。前年她在單位體檢中發現有乳腺結節,大夫提醒她做進一步檢查。因為不疼不癢,忙於工作的王女士就未加理會。一年來,乳腺結節迅速腫大,當乳頭出現溢乳、潰爛時,她急忙來醫院檢查發現,乳腺腫瘤已經出現了淋巴、肺等多處的轉移……

廉娟雯主任介紹,類似這樣令人遺憾的病例在門診上不是少數。有些患者在體檢中發現有輕微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此時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心理,以為不疼不癢就是沒事。殊不知,在貌似平靜的表面下,恰恰是很多隱匿的惡性腫瘤在悄然變化發展著。

對症狀的輕視,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越是早期發現,及時採取規範治療,患者的生存率越高。有統計表明,早期大腸癌、乳癌採用規範治療的的生存率已超過90%。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全面評估患者情況,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肺癌診治規範為每位患者制定適合自身的個體化、規範化的治療方案,由多學科組成的多中心診治小組會診,還會根據每位患者腫瘤的部位、病理性質、分期、生長速度及患者的體質、心理狀態、免疫狀態等實際情況,由包括病理科、外科、放療、化療、影像、麻醉科等多學科醫生聯合論證,精準分期綜合治療,給出最佳、最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包括中醫藥、免疫輔助治療、化療、介入治療等手段,“最適合患者的就是最佳的治療方案”,確保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肺結節會不會就是肺癌?

43歲的張先生在單位體檢中發現肺部有小結節,這讓他驚恐不已。儘管醫生在後來的檢查中明確告訴他,目前僅需觀察,無需過多幹預。他仍然每週都會出現在診室裡,期望醫生能更密切關注病情進展。

廉娟雯主任介紹,隨著胸部CT的普及、篩查的推廣,肺小結節的檢出率在上升。每年的例行體檢中,當看到體檢報告中胸部低劑量CT影像的排查結果是“結節”“磨玻璃影”等字樣,都會恐慌、焦慮。那麼肺結節真的就等同肺癌嗎?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對此,廉娟雯主任強調,並非肺部小結節都是肺癌。大部分的肺部小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小部分肺部小結節需要專科醫院專科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採取干預措施。因此,第一次胸部CT剛發現的小結節或陳舊病變,千萬不要恐慌,務必避免檢查過度,診斷過度,治療過度。通過胸部CT篩查出的肺部小結節做手術後,5年生存率接近100%,10年生存率都在90%以上。肺癌的高發年齡為40-65歲,有肺癌家族史、長期接觸油煙、二手菸或其他汙染環境的高危人群務必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80歲的肖奶奶(化名),四年前診斷為晚期肺癌,入院時還合併有腦梗、心臟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完全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需兩人陪床護理。經肺部穿刺活檢病理檢測和基因檢測後,採用靶向藥治療,效果非常理想,半年後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四年多來,每天都樂呵呵地給家人做飯。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類似像肖奶奶這樣的病例在西安市胸科醫院比比皆是。在西安市級醫院中,收治肺癌患者最多的西安市胸科醫院,在胸部腫瘤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心得多,方案選擇多樣,對於肺結節病的診治也進入“人工智能”診療模式。腫瘤科對常見胸部腫瘤如肺癌、 胸膜間皮瘤、縱膈腫瘤、食管癌,乳腺癌、惡性漿膜腔積液等疾病的治療採用規範化治療,包括化療根治性化療、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 解救化療、生物靶向治療、介入治療、生物免疫治等技術,使患者達到個體化治療,形成了腫瘤綜合治療的專科特色和優勢,在胸部腫瘤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的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內科胸腔鏡檢查、經皮肺穿刺活檢、縱膈包塊的穿刺活檢、體表包塊的穿刺活檢、胸腹膜的穿刺活檢等,利於常見胸部腫瘤的診斷及鑑別診斷。作為首批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西安市胸科醫院的腫瘤科、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超聲科、內鏡診療中心、介入科等多學科的精尖團隊,擁有先進設備和高超的診治水平,在肺癌的綜合診治方面已經具備國內領先水平,在呼吸病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已與國際接軌。並作為醫院臨床藥物試驗機構,目前開展有多項與肺癌相關的各種臨床實驗,入組患者可免費行相關檢查及治療,使患者獲得更大臨床受益。花費低、技術水平高、方法多、療效好、管理好,是患者最深的感觸。

有的晚期腫瘤患者常常因為癌痛痛不欲生,跳樓的心都有。對此,廉娟雯主任特別提醒,規範應用止痛方法可以減少患者病痛,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很多人對癌症止痛往往還停留在用杜冷丁的認識層面,實際上,多年前杜冷丁就已嚴格禁止在癌痛上應用。目前在臨床上,止痛方法不僅有長效口服藥,還有靜脈給藥,以及皮膚黏膜貼敷藥、埋止痛泵等等多種辦法。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有的患者和家屬無法接受患病的現實,想不通“為啥偏偏是我得了這種病”。廉娟雯主任特別提醒,腫瘤患者和家屬往往因為病痛折磨、經濟壓力等問題,會陷入焦慮、抑鬱的負面情緒。怨天尤人的想法於事無補,唯有積極面對,堅強樂觀。此時,來自社會的關心幫助,及時、專業的心理疏導,家庭和社會的溫暖關愛,對於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意義深遠。作為可控的慢性病,腫瘤治療管理的目標已經從最初的“活下去”提高到“活得好”。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和護士在提供專業治療的同時,注重健康宣講和心理疏通,把心理關愛融入每個治療環節,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況,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幫助患者學會將腫瘤視為一種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以利於治療方案的溝通。在病友群裡,醫生、護士都會熱情及時地針對患者常見的醫療方面、生活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開展科普,開展座談會、群討論,講座等多種形式,還邀請患者分享自己在康復護理方面的心得體會等,這種感同身受的說法深受患者歡迎。

患癌多年的馬老師在積極治療後,病情穩定,除了定期複診之外,現在又回到了她熱愛的工作崗位,和家人一起旅遊,享受美好人生。“醫生、護士,家庭、社會、患者自身,共同的參與,攜手一起與癌症作鬥爭,讓患者能夠開心地回到社會中,和正常人一樣生活,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廉娟雯主任說。

專家簡介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廉娟雯 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碩士研究生。陝西省抗癌協會抗癌藥物青委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化療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腫瘤個體化診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西安市胸科醫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