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中臺”突然就火了

去年,也就是19年的5、6月份,“中臺”一詞如同平地驚雷,突然在各位科技界人士的朋友圈、各媒體平臺的科技版面一下就火了。

一時間,好像人人都在談“中臺”。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但不少讀者卻反映,“中臺”這個概念卻給人一直雲裡霧裡的感覺,似乎無法準確定義,總有是說不清、道不明。

今天,小編就花3分鐘的時間,用一篇文章深度扒皮“什麼是中臺”“中臺戰略又該如何實施”。

爆火從何而來

想要知道中臺為什麼爆火,還得追溯到2019年5月21號騰訊召開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

在大會上,時任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提出了“開放中臺能力,助力產業升級”這一戰略。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此後,中臺一炮而紅,各搜索引擎關鍵詞的熱度居高不下。

不過插個題外話,國內的互聯網巨頭最早開始弄中臺的,不是讓中臺火了的騰訊而是阿里巴巴。

扒皮中臺概念到底是什麼?

中臺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前臺和後臺多半是聽說過的。而中臺一開始就是基於前臺和後臺提出的一種“偽概念”。

前臺:系統的前端平臺,與終端用戶直接進行交互的應用層。比如我們瀏覽的淘寶、京東網站打開的界面、手機App,微信公眾號、ERP、CRM等管理軟件都是前臺。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後臺:指系統的後端平臺,終端用戶是感知不到他的存在的。作用是存計算和儲存企業的核心數據。

可以說前臺是門面,是給人看的,後臺就是地下倉庫。

但是,用戶的需求是瞬息萬變的,而需求一變前臺系統則需要不斷的更迭以響應用戶需求;而後臺因為支撐著大量數據,則需要高度的穩定性。

所以在更迭過程中便時常會出現“前臺需要快速更迭,但後臺期望穩定的”矛盾。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在這種矛盾局面下“中臺概念”便出現了。

中臺可同時滿足前臺的快速迭代需求和後臺的穩定性需求,從何實現了”前臺(應用層)-中臺(邏輯層)-後臺(數據層)“這一架構。

當前臺需求來臨時,中臺可以做出快速響應,從而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而快速響應變化是數字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能做到快速響應的中臺重要性不言而喻。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當中臺應用在企業管理領域,則可以夠賦予或加強企業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現代商業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做到先發制⼈、搶得先機。

現在流行的中臺種類有很多,但總體來說分為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但無論是哪種類型,要實現真正的中臺,達到前面提到的”前臺(應用層)-中臺(邏輯層)-後臺(數據層)“這一三層架構,都離不開可視化這一手段。

0基礎、畫表格就可以搭建可視化中臺

搭建中臺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受業內追捧的是一種無代碼的可視化開發技術。

無代碼開發技術源自上世紀90年代,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已經是一門相當成熟的開發技術,廣泛應用在管理軟件的開發中。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目前國內可進行無代碼可視化搭建中臺的開發平臺裡,雲表企業應用PaaS平臺(以下簡稱雲表)屬於其中的翹楚。

下面以雲表為例,展開講一下如何用可視化手段搭建業務中臺。

雲表的開發界面類似於Excel這種電子表格,只需要在表格內用鼠標拖拉拽,根據需求設置好業務公式、邏輯權限等,就能很快的搭建好所需要的業務中臺,如銷售管理中臺、客戶管理中臺、人力資源中臺、進度管理中臺等等。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這裡面所有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視化的中文操作,可以說只要會使用Excel的基本操作精通業務的話,就算完全沒有代碼軟件開發經驗的普通企業員工,也能用雲表搭建出各類業務中臺。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在業務中臺的搭建上,無代碼開發的效率不僅可以高出傳統代碼的5到8倍,而且開發成本會得到大幅壓縮,預算不夠的中小微企業也可以藉助它輕鬆的進行“中臺戰略”。

數據中臺和其他類型的中臺它們的邏輯架構是相似的,同樣可以用雲表無代碼可視化開發平臺進行搭建。

騰訊副總說的中臺到底指啥?只需3分鐘,我用大白話扒皮何為中颱

雲表數據中臺

學以致用,人人都能學會的無代碼PaaS平臺

點下方的“瞭解更多”,就可以得到免費的雲表開發平臺,裡面有可供學習的課程

或者在手機APP上點開我的頭像,私*信發我“小云”,同樣可以獲得

此外,評論區積極留言,同樣可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