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最近一名十歲男孩因為要上網打遊戲買裝備,明目張膽的設計將奶奶和他的生活費、應急費統統騙走並花掉。男孩一下子被奶奶怒罵養了一隻白眼狼,連自己的生活費也成了問題。

這不僅僅是因為疫情下孩子沒能上學,終日在家無所事事,只有老人幫忙照看的偶然問題,而是普通兒童存在的問題。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1.電子遊戲乘虛而入,自制力大考驗。

新聞中的孩子十歲,處於童年期。自我控制行為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在童年期。其中影響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之一是家庭教育。

這個孩子小時候父母離異,自己由奶奶照顧,爸爸在外地打工賺錢為他提供所需費用。因此他缺失了榜樣的作用。家裡就只有奶奶,奶奶肯定是溺愛型的教育方式,更加剝奪了小孩子練習自我控制的機會和動力,從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疫情下,學生們幾乎都是在家學習。在家學習的工具是電視機、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這讓平時禁止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瞬間解放,它們可是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他們的電子產品操作技術更進一步,家長也無法拒絕。

由於家長都復工了,照看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家裡的老人。有些老人家對電子產品不熟悉,有時候還要孫子幫忙看看,所以孩子如果有心思去哄騙老人還是相當的簡單的。

由於老人監管不了孩子的學習,網絡授課時間短暫,全靠孩子的自覺。所以電子網絡遊戲產品廣告跳進手機屏,沒有自制能力的孩子自然容易受到誘惑,從而上癮了。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2.白眼狼也不知道自己好還是壞。

對著懵懂的十歲孩子說“白眼狼”,他當然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即使面對奶奶哭喪般的樣子也沒能讓他覺得愧疚。因為在童年期的孩子道德認知發展的世界裡,他們還在瞭解世界之中。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皮亞傑把童年期的道德認知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

童年期,隨著認知的發展,道德情感才會日益豐富,並影響道德行為。所以這個孩子他現在只是覺得他自己花了這個錢用來買裝備是正常的,正如要吃飯就要買菜一樣,屬於正常的行為。他並沒有因為這個行為而感到愧疚。

但是當看到奶奶哭泣,看到媒體採訪,才意識到可能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3.要拿什麼來拯救白眼狼。

小孩子不懂白眼狼,大人懂。既然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就應該去處理。

這種白眼狼並不少見,前段時間也曾經看到過小孩子拿著媽媽的手機給網紅主播送遊艇送鮮花嗎?將媽媽支付寶裡面的好幾萬的錢都轉走了。當時還想問網紅拿回來,可是不行啊。這可是正正當當轉走的,明明白白的消費。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對孩子的管理方面下功夫。

可是要生活,作為父母的都是要工作才有錢生活,其實兩難的。也曾有紀錄片記錄了山裡的小姑娘跟爺爺奶奶生活,成了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賺錢回來蓋房子。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我們一直在平衡究竟是孩子重要還是工作重要,但是再往深處想,是金錢重要還是孩子的未來重要?可是矛盾的是如果沒有錢怎麼能夠給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生活環境?

心理學家指出父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其實孩子是不挑生活的環境是否優渥,即使是住在天橋底下,只要跟父母在一起也是快樂的事情。

個人很認同這句話,只是我沒有勇氣去住天橋底,所以我還是要很努力的去賺錢,為了孩子的未來。但是我並不會因此而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只會想著如何才能讓孩子和我在一起生活而不至於失去家長的陪伴和教育。

雖然沒有辦法給她提供一個榮華富貴的未來,但是也希望能夠培養他擁有溫暖人心的做人的能力。

白眼狼:奶奶的五萬元被孫子騙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