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企全部都撤离中国,我国的工业门类还能保持完整吗?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仅仅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个速度可以说是奇迹了,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发展和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外企业来华投资。

如果外企全部都撤离中国,我国的工业门类还能保持完整吗?


(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是改革开放后首家获批的中外合资企业)

实事求是的讲,外企入华确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民族商业的发展。外企不光带来了大笔的资金,还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带入国内,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举个例子,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在外企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2019年,中国乘用车共计销售2144.4万辆,虽然比起2018年有所下滑,但仍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很长时间以来,合资车企一直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流,但自从2010年之后,厚积薄发多时的自主汽车品牌开始迅速崛起,长城、吉利、广汽、上汽已经成长举足轻重的行业巨头。

民族汽车企业的崛起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但平心而论,中国车企能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外企的催化。

1984年10月,德国大众公司和中方代表在北京联合成立了上汽大众公司,拉开了外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序幕。

如果外企全部都撤离中国,我国的工业门类还能保持完整吗?


(上汽大众)

当时之所以同意引进外资,是想用市场换技术。虽然在日后的合作过程中,外资在技术方面并非是倾囊相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汽车人还是从外企哪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汽车人才。

而且随着大量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入华,大大降低了汽车制造的难度,也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其实不只是汽车领域,在其他许许多多领域,外资公司的进入都极大的刺激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这也证明了当年我国政府开放市场引进外企的正确性。

不过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土地成本也是直线攀升,大大增加了外企的运营成本,于是乎许多企业边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工厂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降低成本。

对于外企的撤离,许多人都表示担忧,但其实绝大多数外企并没有撤离中国的打算,一些外企的撤离的原因是不适应中国市场已经人力成本太高。

当年这些外企进入中国就是贪图中国的人力成本便宜,所以将一些低端制造业引进中国,但如今中国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这些低附加值产业已经无法获利了,因此必然会去寻找新的代工国家。

如果外企全部都撤离中国,我国的工业门类还能保持完整吗?


(阿迪和耐克在中国设厂就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现在中国人工工资上涨,这两家企业就只得转移生产基地了)

由于这些外企本来就不属于什么高科技领域,起码他们在中国的工厂没啥科技含量,就是单纯的代工,因此它们的离开不也会对国内经济和就业造成重大影响,更不会冲击我国的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