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近日,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0春節大聯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了彩排,來自各藝術門類的老中青藝術家歡聚一堂,向全國人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當然作為當下幾十臺春節晚會之一,文聯晚會既沒有堆砌流量明星,也沒有話題炒作點,註定不能跟央視、湖南、東方等流量大咖爭奪收視,只能在小眾市場服務少部分觀眾。但用姜昆的話來說,流量終歸是流量,作文藝工作的人還是要有堅守陣地的決心,決不能走媚俗的套路。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文聯晚會上姜昆跟楊瀾同臺主持,上一次他們合作主持,得追溯到三十年前的《正大綜藝》,這是現在追星粉絲們聽了會整個人變問號的節目,但它是當時中華大地的綜藝帝王,相當於《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魯豫有約》+《最強大腦》的熱度疊加。而姜昆就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巧妙”就是它的slogan。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時光一躍三十年過去了,楊瀾從一個青春少女變得成熟美麗,而姜昆則從一個風華正茂的中年大叔,成為了一個皺紋滿臉的七旬老漢,雖然仍然精氣神滿滿,但也擋不住歲月蹉跎。

姜昆這一生,跟相聲結下不解之緣,他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相聲,而後來他成為曲協主席,繼續堅持用自己的雙手,推動相聲事業的發展。

這一路走來,鮮花跟罵聲、爭議跟褒獎並存,但姜昆還是那個姜昆,不願意向流量妥協,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為相聲貢獻心力。

現在相聲市場在德雲社帶動下,成為追星文化的一部分,郭德綱跟自己的徒弟們,正在成為相聲界的流量明星,而在跟流量激情結合的時候,郭德綱立起了反權威的人設,而姜昆恰恰成為了這個人設前方的靶子,直到今天,德雲社的粉絲仍然堅信姜昆這一生,都是在迫害郭德綱,並且為了打倒郭德綱而存在。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其實跟郭德綱的矛盾,只是姜昆這一生非常不足道的一筆,更多時候是被郭德綱拿來大書特書,當做自己立人設的素材使用,而在無腦追星的粉絲文化面前,這種操作往往能夠獲得普遍叫好。因為粉絲喜歡簡單而直白的結論,拒絕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偶像說什麼就追隨什麼,偶像反對什麼就罵爛了他。

姜昆就是被郭德綱當成了這樣的靶子,當然這也是他所在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但姜昆的一生,其實是功大於過,而且是遠遠大於。

姜昆其實算新中國第一代新相聲傳人,侯寶林是把相聲從市井文化轉為鄭智宣傳工具的第一人,馬季是侯寶林劉寶瑞等大師按照老相聲技法跟新相聲內容培養出來的第一個集大成者,而姜昆是馬季欽點的接班人。姜昆在藝術巔峰時期,打造了《如此照相》、《特大新聞》、《虎口脫險》、《電梯奇遇》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內容辛辣尖銳,敢於褒貶時政,遠比洩私憤的《我要反三俗》這類作品深刻得多。就連當時的王蒙,都專門寫文章大讚姜昆的表演。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第一屆央視春晚,也是姜昆主持的,跟他同臺的還有劉曉慶跟馬季。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現在某種甚囂塵上的言論認為,相聲是郭德綱振興起來的。其實如果沒有侯寶林將相聲去糟粕化,並讓它變成文藝宣傳工具,之後一度成為舞臺主流,馬季姜昆馮鞏等都是新相聲巔峰的參與跟見證者。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文藝界萬花齊放,相聲進入創新不足的窘境逐漸式微。這才給了郭德綱重新撿起糟粕逆向創新,迎合年輕觀眾的成功。

如果沒有侯寶林馬季姜昆讓相聲在主流藝術領域立穩腳跟,就沒有郭德綱打造“拯救相聲”的人設基礎,也不會有粉絲們給他歌功頌德的生存空間。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姜昆在曲協位置上,其實是功大於過的,只是因為急功近利,走了很多歪路,比如相聲研究生、嘻哈相聲、網絡相聲等。但正因為他敢於試錯,才給後來人留下很多寶貴經驗,避免更多人同樣踩坑造成資源浪費。這也是姜昆不夠圓滑過於天真的地方,他假如願意保守而且尸位素餐,是可以在崗位上磨洋工等待退休福利的。

敢做事不怕做錯事,這在國內官廠其實很難,你把姜昆換成郭德綱,郭德綱可能更像個圓滑世故的領到,還不如姜昆這般敢打敢拼。

姜昆主持文聯春晚跟楊瀾同臺,闊別三十年的合作再掀熱議

姜昆這一路走來,有功有過可圈可點,而他郭德綱粉絲被當成反派靶子,其實對他真實評價影響不大,畢竟那種聲音是真正的小眾,而且不會被歷史記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