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該付費還是免費

知識,該付費還是免費?這是一個問題。

近兩年,知識付費迅速興起。2017年8月,知識付費用戶超過5000萬,行業對於2017年度知識服務總體收入規模突破500億元表示樂觀。但據瞭解,消費過知識付費產品的人很多,但持續學習和付費的用戶少之又少。

為什麼會是這樣,到底收費是趨勢,還是不收費是趨勢?

獲得知識,從不付費到付費,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從知識付費,到知識產品免費,又代表著更高階段發展的必然。中國的特殊性在於,這兩個歷史階段,在時間上疊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費與不收費的兩難。

首先,知識付費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結果。

在低收入階段,人們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於衣食住行,還沒有更多的錢用於知識付費。最近兩年,知識收費興起,反映了人們收入結構改變的現實。衣食足而知榮辱,知識付費光榮,這是需求升級決定的。這個過程剛剛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付費的空間還會不斷增加。

在知識需求與支付能力增長時,學習和付費不可持續,可能有許多具體原因。一是在知識需求方面,終生學習還沒有成為一種習慣,持續為知識付費的習慣有待形成;二是在知識供給方面,提供的內容或方法不對路,學一次就不想再學了。這要求知識提供者從自我中心向以讀者為中心轉型。

其次,免費經濟興起,知識服務化正成為潮流。

在中國,知識付費還沒火透,迎頭撞上了免費浪潮。這就好像中國信用卡還沒普及,移動支付就又要取代信用卡一樣。結果就是兩步合為一步,出現混合現象。

知識免費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不是不收費,而是知識不按產品來收費,而按服務使用來收費,例如雲服務中的SaaS,是指軟件產品不收費,按軟件使用(即服務)收費,本質是將知識的業態從產品業態升級到服務業態。

這說明,知識產品收費只是初級業態,相當於知識製造業。知識產品不收費而知識服務收費是更高級的業態,相當於知識服務業。在中國,知識的產品業態還沒發育好,又迎來了服務升級,這就是當前知識付費面臨的實際形勢。更特殊之處在於,知識產品不收費是初級業態之前的不發達狀態形成的習慣。因落後而不收費,與因先進而不收費,疊合在了一起。

在中國兩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現狀條件下,知識付費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妄測一下,最合理的方式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方式。

一方面,知識產品業還要大發展。知識的“製造”業,要從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要更有針對性地提供用戶所需知識。問題提出與解決不到點、不到位,就不能怪學生不到課。要圍繞問題的“到點率”“到位率”,來提高“到課率”。

另一方面,知識服務業會後浪推前浪,不斷以創新業態,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舉例來說,下載商業研究報告,不付費是不對的。但只靠版權收費,收的是小錢。如果通過服務附加價值,比如以用戶要解決的問題為主線,根據用戶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持續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線索和信息,甚至與諮詢服務結合起來,可以收到比版權費更可觀的服務費,也就是說,從續訂產品升級為續訂服務。

少年兒童讀物《十萬個為什麼》中“軟件一定要收費嗎”詞條下寫著:“自從軟件即服務興起以後,靠軟件收錢的人,賺的錢越來越少;而軟件不收錢靠服務收錢的人,賺的錢越來越多。”目前來看,在知識付費的發展方面,完善知識服務平臺功能、讓在線支付手段更便捷、通過自媒體與社交網絡增加交互、開發針對效果付費的打賞制度等措施,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