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张玉涛花费上百万元买藏品,开办红色展馆免费开放!展品涉及红军大刀、长矛、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等

在阜南县地城镇枫柏岗景区里,有家新建的红色展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有老画像、报纸、书籍,还有战争年代红军的大刀、长矛、电话机、军用汽油票,及解放初期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琳琅满目。
更奇怪的是,基地里的解说员、保管员、门卫等,全部是当地农民张玉涛一家。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爱好者,张玉涛20多年来收藏了上万件藏品,共100多个品种,大部分是红色藏品。
近日,恢复开放后,记者走进基地,探访那里的故事。

农民张玉涛花费上百万元买藏品,开办红色展馆免费开放!展品涉及红军大刀、长矛、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等

展馆里,全家齐上阵
“这是红军使用过的长矛大刀。当时条件艰苦,革命前辈就这样跟敌人做斗争”“这是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是侵略我们的重要证据”……疫情趋缓,不时有群众三三两两前来参观,张玉涛和妻子、弟弟等人迎来送往,为大家解说红色展品背后的故事。
“我共收藏了1万多件红色藏品,因为条件有限,加上人手不足,目前展出的有3000多件。”张玉涛介绍,目前红色基地从运营到维护、解说,全部由他家人负责,“无论是看大门,还是解说员,维护员,都是我和老婆、老母亲一起做,有时弟弟也来帮忙。”
“以前她们都反对,嫌我乱花钱,但现在都很支持,认为我这个做的很有意义,能给子孙后人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张玉涛说,从去年10月份对外开放,除去期间防疫关停两个多月,这个红色展馆已经对外免费开放快4个月了。

农民张玉涛花费上百万元买藏品,开办红色展馆免费开放!展品涉及红军大刀、长矛、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等

安稳后,“红色情结”又泛起
今年49岁的张玉涛,是阜南县龙王乡人。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张玉涛听着红色歌曲,看着红色电影长大。无论是“东方红,太阳升”等红色歌曲,还是《地雷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深深地感染着他,让他深深地爱上了红色文化。
家里人口多负担大,张玉涛初中毕业后,就在跟随父亲在街头干起维修自行车的生意。修车挣不到什么钱,几年下来没攒下积蓄,他开始谋划起将来的发展。
1997年,张玉涛来到北京打工。起初,他到建筑工地上跑业务,销售马桶、水龙头、浴缸等高档洁具用品,月工资2000元。干了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他成了一家洁具公司作销售管理人员。
两年后,张玉涛在北京市大兴区首付1.7万、银行按揭10万元买了60平方米的房。妻子在同一个洁具公司上班,儿子上幼儿园。
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张玉涛的红色情结又开始泛起。期间,他在北京古董市场闲逛时,结识了当时不少红色收藏家。一来二去,他们渐渐熟络起来。在对方的感染下,张玉涛决定,把精力转移到红色藏品上来。


农民张玉涛花费上百万元买藏品,开办红色展馆免费开放!展品涉及红军大刀、长矛、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等

买瓷盆,花了大半月工资
1998年的一天,有次张玉涛在古董市场闲逛时,意外发现了件宝贝——纪念1921年中共第一次党代会的铁质瓷盆。
虽说这个纪念脸盆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但因为数量少,在收藏市场相当受欢迎。当时,卖家要价特别高,张玉涛没买成。


可回到家后,他满脑子都在想这个瓷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连去三次,他最终还是咬牙花去1200多元把瓷盆买回来,而这相当于他当时大半个月的工资。
“买个破瓷盆有啥用?咱家每月要还房款1000多元,孩子上幼儿园也需要钱。”看见张玉涛如获至宝的样子,妻子很是不满。张玉涛却不为所动,在他看来,这个脸盆当时生产的就不多,意义大、价值高,很有收藏价值。
从那以后,张玉涛还一发不可收拾。
2000年,张玉涛费了很大周折,跟卖家谈了大半年时间,最终以1万多元的价格从蚌埠请回一尊1.2米高的石膏主席塑像。前年,有人欲出资10万元请走主席像,被张玉涛婉拒。
这些年来,只要一有空,张玉涛便全国各地跑,收藏了大量有意义的红色藏品。20多年来,张玉涛为此花了100多万元,目前共收藏了上万件藏品,共100多个品种。
刚开始,家人都对张玉涛对红色藏品的爱好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看来,这又不能吃,又不舍得卖,纯粹浪费钱。”张玉涛说,经不住自己对红色藏品多年如一日的痴迷,以及对家人日复一日的“洗脑”,渐渐他们也转变了态度,“现在的这个红色展馆,没有家人的倾力支持,根本开不起来。”


农民张玉涛花费上百万元买藏品,开办红色展馆免费开放!展品涉及红军大刀、长矛、日本间谍手绘的长沙地图等

办展馆,免费开放
地城镇枫柏岗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连续两年举办荷花文化艺术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乡村美景,吸引着大批游客。
期间,人们品美食、泛舟荷塘、观看民俗表演等,去年底开始,这又多了项新景点——张玉涛的红色展馆。


2018年,张玉涛就想着把红色展品对外开放,就从北京辞职回到老家阜南,“想在家里办个展馆,把红色藏品免费向群众开放,让青少年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这才是我从事红色收藏的初衷。”
经过多方奔走,在县里牵头下,景区专门为张玉涛开辟了一处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展馆。
张玉涛前期投资了10多万元装修后,把藏品分成历史陈列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阜阳英模馆、雷锋纪念馆、大国重器馆六个展区,将包括画像、像章、报纸、书籍、大刀、长矛、电话机等3000余件红色展品陈列其中,免费向群众开放。
在张玉涛看来,自己收藏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件,更是一种爱国、爱党的情怀,“义务开办红色展馆也不图回报,就想让年轻人感受浓郁的红色文化和爱国情怀,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激励更多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田鋆生/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