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梦想而活

因为祈莫昕版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好奇于最初版本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会是什么样的?于是,我找来了高铭写的那本来读了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梦想而活

如果说祈莫昕版本的让我略微有些失望,那么高铭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让我惊艳的。在这个版本里,我真正感受到了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差。

书里好些故事,都让我领略到这些精神病患者强大的逻辑能力,和丰富的学识。尤其有几个关于量子物理方面的推理故事,把我看得云里雾里,可那些精神病患者却能逻辑合理的讲出他们的观点。这让我对这些精神病患者,竟然心生敬佩之感。我由衷的觉得,如果不够优秀,连精神病都不好意思得。

当然,书里的好些故事不仅让我对精神病患者有佩服之感,也让我有惊悚之意。不是怕什么神魔鬼怪之类的,而是他们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想象力,把我这个局外人也带沟里了。我也开始质疑这个世界,质疑人类之外的东西是否在操控着我们。这种细思极恐的感觉,我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觉到。有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是否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因为这种感知,让我在看完这书以后,很不愿意再去回忆那些让我有所恐惧的故事画面。除了佩服,除了恐惧,还有很多的感同身受。我想这是写文章最厉害的特点了,能让读者有共鸣,这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吧。

抛开那些让我稍微有些害怕的故事来说,我很有共鸣感的一个故事是《人间五十年》。

这篇讲的是,有个女的特别会算命,大多数时候都能估算出别人的命运前程,也能探知别人的过去未来。因为是这样的神人,所以作者很好奇的跑去找她聊天了。

可是在她看来,她做的事并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真的什么神人,就是简单的概率问题,数学知识就能解释这一切。她说:“人的一生就像类似抛物线的东西,抛物线起点是生,抛物线的终点是死,中间的线性变化全都有迹可循。只要综合这个人的性格,选择,生长环境等所有因素,大概就能判断这个人的运势走向了……”

确实,她说的话不无道理。可真正能像她看得那么透彻的有几个人呢?而她说的这些,思维逻辑合理到让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她是个精神病人。当然,言谈间她或举例,或论证说了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最后说的一句话“十几年前,我看到这么一句话:人间一世五十年,我不愿为了完成活着而活,我愿为了梦想而活。”。这话像一把剑,直插人心。我在感慨她是一个鬼才的同时,又狠狠地感受到了一份情怀。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梦想而活

人活一世,有多少人在庸庸碌碌的蒙混一生?又有多少人是为梦想艰难前行的?曾经的曾经,几乎每个人都有个属于自己的,在自己看来是最伟大的梦想。可是不用等白发苍苍,也不用等日暮年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把梦想丢了。丢在忙碌的工作里,丢在无趣的生活中,丢在前进的挫折里,丢在安逸的纸醉金迷中。

于是,到了后来,大多数人的能梦想都变成了同一个:挣钱!我不说挣钱有什么不好的,只是在挣钱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本心。

我毕业这几年,经历不多,但生活所带来的很多东西很多次都有让我迷茫的状态。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醒自己一次,提醒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自己是否为之努力了?这个办法很笨,但幸运的是现在的我还保留了大部分的初衷在生活。

越看这本书,越觉得,作者也是个不想只是为了完成活着而活着的人。所以,慢慢的我也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做接触精神病患者这件事。希望所有还保留初心的人,不要放弃,不要为了完成活着而活着,为了梦想而活吧!也许身体辛苦些,物质匮乏点,但精神是饱满的,内心是充盈的。

最后,我想用这本书的结尾做结,只有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梦想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