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補貼熱,中國12億沒能力消費,馮侖建議:應補貼企業而非個人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隨著我國的人口在去年突破14億,日後登上“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寶座也不遠了。

那麼對我們而言,曹德旺認為中國有著13、4億人的市場,但是消費能力只有2億,剩下的只是人口,沒有能力消費。這麼看來,曾經玻璃大王曹德旺說過“12億人沒能力消費”的說法,按他的標準而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全球補貼熱,中國12億沒能力消費,馮侖建議:應補貼企業而非個人

官方的數據表明,有5.6億人的存款都是零,而人均負債額達到了13萬元。尤其是經過這兩個月特殊時期後,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日子都可能過得不容易,能維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已經不錯了,更別提什麼高消費了。

正因如此,海外不少國家為了減少民眾的損失,紛紛給人們發補貼,比如美國、韓國、法國等國家,都是直接給人們發錢。而自中國疫情發生之後,我國針對民眾消費券頻頻發出,這樣一來,不僅刺激消費,促進各行業的經濟復甦,還能解決就業問題。

全球補貼熱,中國12億沒能力消費,馮侖建議:應補貼企業而非個人

可是,萬通集團的創始人馮侖卻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把錢補貼給個人會讓他們找工作的積極性降低,應該把補貼給企業,相關部門可以把錢直接給失業的人作為補貼,這可以讓企業去僱人,這樣的話失業者的就業積極性就高了,從而增加生產和消費。

全球補貼熱,中國12億沒能力消費,馮侖建議:應補貼企業而非個人

同為企業家,曹德旺與馮侖的觀點就不一樣了,他認為企業家應該想辦法自救,適時調整經營思路,如果不得不減薪,也要由管理層帶頭減。

對於馮侖的這番言論,廣大民眾展開了激烈討論,企業家實屬不應該把人們全部想成好吃懶做。不過,在經濟復甦的路上,企業和群眾應當攜手共進,不管錢到誰的手裡,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刺激經濟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