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這些年漢服文化在慢慢盛行,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身穿漢服的女生。那麼漢服是什麼?很多人覺得漢服就是漢朝的衣服,其實這是錯誤的。在維基和百度百科對漢服的定義是這樣的。

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漢服女子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大致的意思就是從皇帝即位到明朝末期,華夏百姓所穿的衣服就叫漢服。而且大量的典籍也證明了這一說法,可是為什麼漢服文化就禁止在明朝末期呢?4000年的漢服文化就這麼被阻絕了。

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漢服裝飾

根據考究,在清朝平民是不允許穿漢服的,一旦發現會被押送衙門,但是有三種人可以穿漢服:第一種是唱戲的,比如京劇、崑曲等藝人上臺表演時的穿著;第二種是死人,身前不能穿漢服,死後為了有臉見祖宗,所以穿漢服,現在被成為壽衣;第三種是滿清鐵血大帝們,比如乾隆,還有大官們。

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漢服文化

據歷史記載:自從滿清韃子入關以來,漢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榨和迫害,清廷為了控制漢人、為了鐵蹄踏遍大江南北,要求漢人必須改裝斷髮,禁止穿漢服,違者斬立決,從此以後漢服是過往,炎黃子孫不再有自己的服飾,漢服從此開始沒落。

清朝在入關之後一直想著怎麼就可以把漢人統治好了,尤其是在文化上只有同類了自己的統治才算完善,於是強迫漢人剃髮易服。

但是乾隆皇帝經常穿上漢服,然後命宮廷畫師畫下自己的“漢服像”。有一次,他對親近的臣子們說:朕這樣象漢人嗎?眾臣面面相覷,都不敢答,只有一個老臣說:皇上對漢服的欣賞,很真誠,但是對滿族卻不是這樣。

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宮廷漢服裝飾

乾隆皇帝是一個叛逆的人。清廷自順治皇帝開始,嚴令禁止穿漢服,到了乾隆皇帝時,他是一個執行者。但他是一國之君,愛叛逆的他對漢朝也很是好奇,再加上當時天下國泰民安,安於享受的乾隆皇帝於是以身試法去穿漢服,將其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叛逆”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還有一些野史記載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個漢人。有歷學家指出,乾隆其實並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乾隆的母親當年生了一個格格,她將浙江海寧的陳世倌家的男孩抱進了宮,採取狸貓換太子的方式進行了調換,而這個男孩便是乾隆。乾隆因為是漢人,他當了皇帝后仍愛穿漢朝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朝為何嚴禁漢服?乾隆卻情有獨鍾

乾隆

不管這些野史是不是真實的,但是作為當時清朝的皇帝,乾隆可以肆意地穿漢服的,不管穿什麼,誰也不敢說些什麼大逆不道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