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練習之如何讀——強勢文化、劫富濟貧:《遙遠的救世主》


閱讀練習之如何讀——強勢文化、劫富濟貧:《遙遠的救世主》

《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提出要主動閱讀,而主動閱讀的基礎就是當你遇到一本好書時,一定要帶著四個基本問題去讀,在閱讀中提出問題並嘗試自己回答問題。

以下就是四個基本問題以及我在閱讀《遙遠的救世主》時給出的回答。這是個小練習,旨在鍛鍊自己的閱讀能力以便增進理解力。

①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主題,發展方向、核心主題、從屬的關鍵議題。

②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主要的想法、聲明和論點以及組合成的特殊訊息。

③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瞭解上面2點後自己的判斷。

④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傳達給你的資訊及其意義,是否受到啟發、啟示,是什麼?

①有兩點: 一、客觀規律即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中國民族的文化屬性,是弱勢文化。強者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強者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者文化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中國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封建帝制存在時間太過漫長,皇恩浩大的文化及觀點深深烙在心底,屬於精神底色,一切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至今仍有不少人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父母官、青天大老爺等想法,而大清已亡國近百年)。

這種弱勢文化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從小學習的政治課講述馬克思主義,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規律可以說是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二、女人應該有也可以擁有獨立的人格,一切為自己而活,有權利最主要的是有自主意識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不再從屬和依賴別人。中國女人歷來被當做男性的附屬,從屬父權夫權,生在好人家嫁個好男人是多少女人的夢想,

一開始丁元英建議韓楚風暫時退出正天集團總裁之爭,腳踏實地的幹事,等另兩名副總裁鬥得兩敗俱傷時再出面,那時韓楚風不負眾望擔任總裁一職,給出的理由是權力鬥爭也屬文化屬性,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後來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②作者用大量筆墨詳細描述丁元英制造一個劫富濟貧的神話,從而改寫了王廟村的貧窮,側面說明只要滿足客觀條件、制定正確方向並一直朝著目的去,最後的結果不會太偏離最初的預期。丁元英就是那個掌握客觀規律並堅定實踐的人,作者在他身上注入一種觀念,用他對抗挑戰傳統觀念,攪亂大眾一直維護的傳統文化。

在丁元英的意識裡,不認可中國傳統文化,但他不是進攻型人格,所以不會正面公開談論自己的觀念。但他骨子裡那種不自覺的居高臨下的意識處處彰顯自己的觀念,他說的話、行為處事等都可以看出。 王廟村脫貧成功的故事有兩個目的:一是塑造站在傳統文化對立面的丁元英的形象;二是證明遵循事物客觀規律就是天道是根本,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

王廟村的故事裡各個人物對待同一件事的反應及對策中,可以看出眾生相。丁元英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步驟和策略,都事先經過深思熟慮與計劃,整個事件完全是照著他寫的劇本上演。在公開、公平的條件下合理、合法的競爭,一切都是公開的沒有任何秘密和違法可言。

你可以說丁元英在光天化日下挖了一個陷阱,樂聖公司一股腦跳了進去;隨後樂聖公司提出反競爭上訴要求600萬鉅額賠償金,為王廟村脫貧而建立的格律詩公司內部股東全部撤出脫離公司,而丁元英的前助理肖亞文了解完事情來龍去脈後加入公司成為新任總裁,負責一切公司經營管理事物以及應對樂聖公司的訴訟案。

同一個事件擺在眼前,但大家的判斷和選擇卻截然不同,只能說個人的學識、眼界、經歷決定了在面對具體事務時的選擇。看不清事實,不瞭解事物客觀規律,必然做不出正確的判斷。

小說中的女性人物主要有3個,芮小丹、肖亞文、歐陽雪,雖然她們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所選行業工作也不同,但她們都是擁有獨立人格的獨立女性,不從屬和依附任何人。芮小丹從小家境殷實,即使在父母離婚後雙方的經濟條件也屬於中產靠上,但她卻執意遵循自己的意願做了一名極具危險性的刑警工作,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有責任和使命感。

後來愛上丁元英,考慮到刑警的職業限制和危險性他建議芮小丹辭職轉行,被拒絕,她有自己的安排和打算,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計劃和節奏,她不需要任何人指點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選擇。

肖亞文是都市白領,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打心底裡不想依靠男人生存。歐陽雪從擺餛飩攤起一直做到有了自己的餐館,一個人奮鬥到有了安身立命的事業。不管什麼情況下在她們的意識裡,自己完全可以面對生活的一切,解決能解決的直面接受無法解決的,從不去想是不是找個男人來拯救自己,她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小說還有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芮小丹在執行任務中雙腳被炸掉並嚴重毀容,隨後她選擇開槍自殺。自殺行為不被社會認可,組織上連公開追悼會都不允許開,還因為芮小丹在行動前給男友丁元英打了個訣別電話,丁元英當時什麼都沒有說,沉默以對。這讓丁元英陷入不義之地,芮小丹的同事和父親認為他當時應該阻止芮小丹行動,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芮小丹也不會自殺,他應該對此負大部分責任。

且不說丁元英的做法如何,但從芮小丹的行為來說,一個人主動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否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芮小丹覺得她殘廢了沒用了,生命沒了價值已經不值得繼續活下去,所以選擇死亡,有錯嗎?

丁元英的沉默是認可尊重芮小丹的任何選擇和行為的表現,他是以一個靈魂平等對待另一個靈魂時給出的最大尊重,即便你是我最愛的人,即便你要做的事情會給我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即便我會被別人誤會,但只要是你內心的選擇和決定,我都尊重和支持,當然後果也會一併承擔。因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得到尊重。

這裡涉及到人權,當個人行為和社會總價值體系衝突時該如何面對,對與錯在相對的價值觀下是否可以反過來。每個人對待生命價值的思考不同,做出的反應和選擇也不盡相同,不兼容的想法如何相處,能否和平相處?值得我們考慮。

③④事實求是、客觀規律,女性自主人格有道理,正在努力讓自己朝著這個方向走,雖然艱難但還是要走下去;文化屬性、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價值觀體系也有道理,但這幾個方面太過宏大,不能全部理解,模模糊糊有些認識但想法並不清晰,還要多讀這方面的其他書籍。

多瞭解不同的想法和認識,聽聽不同的聲音,能讓自己思考、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