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鄭板橋

清代畫家鄭板橋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拮据。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對。

共73張

鄭板橋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四歲又失去繼母鄭夫人。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歲從鄉先輩陸種園先生學填詞。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歲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鄭板橋首次赴北京,於漱雲軒手書小楷歐陽修《秋聲賦》。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設塾教書。[2]清代畫家鄭板橋

客居揚州

雍正元年(1723年),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於生活困苦,鄭板橋在三十歲以後即棄館至揚州賣畫為生,實救困貧,託名”風雅”。在揚州賣畫十年期間,也穿插著一些旅遊活動。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鄭板橋曾作詩以致哀。

雍正三年(1725年),出遊江西,於廬山結識無方上人和滿洲士人保祿。出遊北京,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林諸子弟交遊,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間,結織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瓊崖主人。[2]

求學通仕

雍正五年(1清代畫家鄭板橋

  1. 728年),客於通州,讀書於揚州天寧寺,手寫《四書》各一部。

鄭板橋畫像

雍正七年(1730年),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歲,徐夫人病歿。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論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雍正十年(1732年),鄭板橋四十歲,是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捷音》詩。為求深造,赴鎮江焦山讀書。現焦山別峰庵有鄭板橋手書木刻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乾隆元年(1736年),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於太和殿前丹墀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乾隆二年(1737年),滯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圖仕進,未果,南歸揚州,得江西程羽宸資助,娶饒氏。乳母費氏卒。

乾隆四年(1739年),作七律四首贈淮南監運使虞見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