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攪風攪雨!中情局的成與敗(三)

那個令總統都忌憚的男人——中情局之父杜勒斯

艾倫·杜勒斯出生於一個政治大家族。

他的外祖父約翰·福斯特·沃特森是本傑明·哈里森總統的國務卿,是駐墨西哥、駐俄國大使,還是慈禧太后的私人顧問。

姨夫羅伯特·蘭辛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國務卿,簽署了著名的《蘭辛-石井協定》。

各個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是艾森豪威爾時期的國務卿,冷戰專家,在整個美國曆史上也是數得上的。

而他本人,艾倫·威爾遜·杜勒斯,美國情報史上的傳奇人物,執掌中情局十年(包括副局長時期),沒人知道他掌握了多少秘密。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美國,能繼續被肯尼迪留用,足以說明問題。


剷除摩薩臺

1951年,摩薩臺當選伊朗首相,隨後便迅速宣佈國有化,並收回國外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特許權,並提出一攬子的改革措施,試圖促進伊朗的現代化。

但摩薩臺的改革觸動了石油公司的利益,尤其是英國,從而導致與英國關係緊張。杜勒斯在中東之行後也認為,伊朗正在倒向蘇聯。回國後,他對艾倫杜勒斯說:“我們應當通過政治和外交上的努力,讓阿拉伯國家相信,美國不同於英、法老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國家。他們的名聲實在太臭。”

對於艾倫杜勒斯這個情報頭子來說,所謂的政治和外交努力就是暗中扶植右翼勢力顛覆摩薩臺政權。

不管這是不是約翰杜勒斯的本意,艾倫杜勒斯馬上就開始行動了。

“阿賈克斯”行動最初是由英國秘密情報局提出來的,目的是取回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利益,但在美國加入以後,目標發生了變化,加入了中情局的慣有的目的,即策劃內部政變。

執行者,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孫子、歷史學家、中東問題專家、中情局特工克米特·羅斯福。

克米特·羅斯福和伊朗國王巴列維商定,以扎赫迪將軍取代摩薩臺。

至於手段,其實很簡單,巴列維和摩薩臺爭權奪利,組織人員大打出手,中情局則在暗中出錢出武器。摩薩臺孤立無援,最終被捕,審判,囚禁。

“阿賈克斯行動”取得完滿成功。


在全世界攪風攪雨!中情局的成與敗(三)

摩薩臺


公開秘密報告

沒人能夠否認,中情局在和克格勃的情報戰中落於下風。

當克格勃的“燕子”,“烏鴉”滿世界飛的時候,中情局只能四處揮舞著鈔票購買一些價值不大的情報。

1955年,好不容易建了一條秘密隧道,能夠竊聽到蘇聯的重要情報,無奈只維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蘇聯方便查獲,並公諸於眾。花費了近3000萬美元建的大工程,最終成為蘇聯手中的展覽館,艾倫·杜勒斯心裡能好受才怪。

為了挽回形象,艾倫·杜勒斯決定拋出一枚“重磅炸彈”——赫魯曉夫在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

在全世界攪風攪雨!中情局的成與敗(三)

赫魯曉夫作《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


我個人認為,在中情局與克格勃的較量中,哪怕中情局節節敗退,僅憑這一件事,就足以將克格勃的一切努力抹殺。

這份批判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在東歐,波蘭危機和匈牙利事件;在東亞,中國與蘇聯關係破裂;至於其他方面的影響根本就難以估量。

中蘇關係破裂的影響就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局勢,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歷史的方向。

至於說究竟是為什麼?以後再寫文說明吧。

赫魯曉夫在二十大上作了秘密報告以後,就將這份報告分發給東歐各國的領導人,封面上印有“絕密”,扉頁上說這是莫斯科的“最高指示”。

這份報告分發給這麼多國家,就給了杜勒斯竊取到的機會。

至於方法,仍然簡單粗暴,用錢砸。

正好,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貝魯特3月12日去世,就有流言說貝魯特是因為不順從蘇聯而被蘇聯害死了,波蘭國內輿論譁然。

中情局就趁此機會搞到了秘密報告,當然,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中情局獲得全文還要得益於以色列摩薩德的幫助。

在柏林秘密隧道被曝光後,艾倫杜勒斯惱羞成怒,決定對蘇聯反擊,曝光秘密報告,

6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以醒目的標題全文刊登了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同時,由中情局資助的“自由歐洲電臺”和“自由之聲”電臺一連三天向東歐和蘇聯廣播秘密報告的全文,中情局甚至使用氣球向東歐和蘇聯散發傳單。

至於秘密報告曝光的後果,以後有機會再說,這裡簡單說一句,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發生了動搖。

艾倫·杜勒斯將獲得秘密報告稱作他本人“情報生涯中最輝煌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