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搅风搅雨!中情局的成与败(三)

那个令总统都忌惮的男人——中情局之父杜勒斯

艾伦·杜勒斯出生于一个政治大家族。

他的外祖父约翰·福斯特·沃特森是本杰明·哈里森总统的国务卿,是驻墨西哥、驻俄国大使,还是慈禧太后的私人顾问。

姨夫罗伯特·兰辛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国务卿,签署了著名的《兰辛-石井协定》。

各个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国务卿,冷战专家,在整个美国历史上也是数得上的。

而他本人,艾伦·威尔逊·杜勒斯,美国情报史上的传奇人物,执掌中情局十年(包括副局长时期),没人知道他掌握了多少秘密。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美国,能继续被肯尼迪留用,足以说明问题。


铲除摩萨台

1951年,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随后便迅速宣布国有化,并收回国外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特许权,并提出一揽子的改革措施,试图促进伊朗的现代化。

但摩萨台的改革触动了石油公司的利益,尤其是英国,从而导致与英国关系紧张。杜勒斯在中东之行后也认为,伊朗正在倒向苏联。回国后,他对艾伦杜勒斯说:“我们应当通过政治和外交上的努力,让阿拉伯国家相信,美国不同于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他们的名声实在太臭。”

对于艾伦杜勒斯这个情报头子来说,所谓的政治和外交努力就是暗中扶植右翼势力颠覆摩萨台政权。

不管这是不是约翰杜勒斯的本意,艾伦杜勒斯马上就开始行动了。

“阿贾克斯”行动最初是由英国秘密情报局提出来的,目的是取回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利益,但在美国加入以后,目标发生了变化,加入了中情局的惯有的目的,即策划内部政变。

执行者,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孙子、历史学家、中东问题专家、中情局特工克米特·罗斯福。

克米特·罗斯福和伊朗国王巴列维商定,以扎赫迪将军取代摩萨台。

至于手段,其实很简单,巴列维和摩萨台争权夺利,组织人员大打出手,中情局则在暗中出钱出武器。摩萨台孤立无援,最终被捕,审判,囚禁。

“阿贾克斯行动”取得完满成功。


在全世界搅风搅雨!中情局的成与败(三)

摩萨台


公开秘密报告

没人能够否认,中情局在和克格勃的情报战中落于下风。

当克格勃的“燕子”,“乌鸦”满世界飞的时候,中情局只能四处挥舞着钞票购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情报。

1955年,好不容易建了一条秘密隧道,能够窃听到苏联的重要情报,无奈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苏联方便查获,并公诸于众。花费了近3000万美元建的大工程,最终成为苏联手中的展览馆,艾伦·杜勒斯心里能好受才怪。

为了挽回形象,艾伦·杜勒斯决定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赫鲁晓夫在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

在全世界搅风搅雨!中情局的成与败(三)

赫鲁晓夫作《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我个人认为,在中情局与克格勃的较量中,哪怕中情局节节败退,仅凭这一件事,就足以将克格勃的一切努力抹杀。

这份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在东欧,波兰危机和匈牙利事件;在东亚,中国与苏联关系破裂;至于其他方面的影响根本就难以估量。

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就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局势,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历史的方向。

至于说究竟是为什么?以后再写文说明吧。

赫鲁晓夫在二十大上作了秘密报告以后,就将这份报告分发给东欧各国的领导人,封面上印有“绝密”,扉页上说这是莫斯科的“最高指示”。

这份报告分发给这么多国家,就给了杜勒斯窃取到的机会。

至于方法,仍然简单粗暴,用钱砸。

正好,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贝鲁特3月12日去世,就有流言说贝鲁特是因为不顺从苏联而被苏联害死了,波兰国内舆论哗然。

中情局就趁此机会搞到了秘密报告,当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中情局获得全文还要得益于以色列摩萨德的帮助。

在柏林秘密隧道被曝光后,艾伦杜勒斯恼羞成怒,决定对苏联反击,曝光秘密报告,

6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以醒目的标题全文刊登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同时,由中情局资助的“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之声”电台一连三天向东欧和苏联广播秘密报告的全文,中情局甚至使用气球向东欧和苏联散发传单。

至于秘密报告曝光的后果,以后有机会再说,这里简单说一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发生了动摇。

艾伦·杜勒斯将获得秘密报告称作他本人“情报生涯中最辉煌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