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有戰略意識的備戰高考,在現實高中學習過程中,絕大多數高中生對高考這件事都是沒有戰略意識的,高考想考出一個理想成績,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一個全局性的戰役,需要戰略意識和全局把控;

沒有戰略意識的高三,基本上是按照原來的(高一、高二)的學習習慣,僅僅靠增加意志力,增加學習時間,提高努力程度來提高成績,這裡不是說增加意志力,增加學習時間,增加努力是沒有用的,而是說增加了戰略意識以後,效果就會大大的放大


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沒有戰略意識的高三,通常會呈現以下三種情況:

1、隨大溜,稀裡糊塗,作業把他推向哪裡,他就去哪裡,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

我知道很多同學在過去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都是被動的,感覺自己一直在被作業、家長推著走,用我的話就是,被高考的洪流裹挾著來到高考大門前,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瞭如何應付那些被動要求上,被時間和任務推著走,最後稀裡糊塗的走進考場,進考場的時候,心裡賊不踏實;

這就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有效的學習時間得不到保障。

2、到處出擊,力不從心,總是發現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需要學的東西太多,時間和努力就像救火隊一樣,疲於奔命似的來回挪動戰場,然後給人力不從心,精力不夠用的強烈感覺,大家都在救火,做消防員,卻忽略了預防大於治療;

在某些時候,就會給學生特別迷茫的感覺,有的想提高某科的成績,去努力了,那科成績也的確上來了,但是其他科又下去了,總分一算,還是差不多;也有的人,每天都給自己定目標,目標執行的也不錯,但是到考試一看,總成績還是差不多;

3、感覺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是成績卻沒有大的改觀,有的人每天都要做很多的題,學很多的習,但是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下降了,有的人很想努力,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該從哪裡下手,手忙腳亂的,憋了一肚子力量,卻使不出來;最後變的還很惱火。

以上3種情況,就是因為同學們的學習沒有戰略意識,才導致的成績始終提不上來,爬不上去,那麼該怎麼樣,才能讓大傢俱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呢?


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首先,大家要清楚,什麼是戰略,戰略就是圍繞這一個最終目標,也就是高考成績,來統籌的調動資源,規劃方針,每一個行為都要有效的指向最終目標和結果,之前我們講過,在戰略層面,我們要有個清晰一致的目標;

清晰一致的目標會給人的大腦3樣東西:

1、方向

2、力量

3、希望

有了這三樣,大腦的潛能就有了發揮的方向,潛能的發揮就會給人一種力量感,充滿力量的你就會對美好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要寫下那個目標,現在我們更要真誠的去面對那個目標;3分鐘和自己內心對話,讓自己全然的接受自己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除了清晰一致的目標外,在戰略上我們只需要做到2點:

1、知彼

2、知己

知彼:你要了解高考,要知道高考到底是啥,

舉兩個例子:

a、假如說一個考生在考場上有一道題沒有答出來,就在交完卷子3秒鐘以後他想起答案來了,

這能算他得分麼?當然不能,因為他沒有在考場上提取出來,所以高考考的不是你有沒有,而是你能不能在考場上拿出來;

b、假如說有一道物理題,涉及力學與電磁學,考試的時候你沒有做對,但是老師講解的時候,每個知識點你都會,但是考場上你就是沒有把這些知識點靈活的組合到一起,導致你沒有正確解答出來,所以高考不是考你有沒有西紅柿雞蛋,而是考你會不會西紅柿炒雞蛋;

更重要的是提取和組合是在高考這樣巨大的壓力下進行的,所以一言以蔽之:高考,就是考察你在巨大的壓力下,系統考察你的知識提取效率和知識組合效率的


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那我們應該如何具體的備戰高考呢?

就需要你在未來的高考中,有意的修煉你的心態,狀態和姿態,來應對高考的壓力情景,並且針對你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重複,精論和總結,這些會在後面逐一為大家進行分解開來講解;

知己:你要對你每個學習階段的程度要有一個把握和總結

這就相當於一場戰役,你要知道自己已經攻下了哪些山頭,下一階段你要攻下哪些山頭,那些山頭的困難和阻礙到底是什麼;

我們大多數同學只顧完成老師教給的任務,總是忙於應付,疲於奔命,數學老師要求嚴一點,就多學數學,英語留的任務量大就趕緊做英語,結果費了很多勁,自己的成績提升並不明顯;這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已經達到什麼樣的學習狀態不明瞭,就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選擇什麼樣的策略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如何明瞭現在的學習情況並有效的提高學習成績呢?

讓我們做一道簡單的加法就好了

你的各科成績之和 = 你的總成績

你的總成績要達到多少,都在左面的各科成績上彌補,那麼選擇哪些課來提升呢?很多人會說,拿最差的一科,

其實不是的,而是要選擇在當下付出與回報比最高的那一科,

付出回報比=回報/付出

這個比越高,分數就越高,說明同樣的付出,回報就越高,比如說你數學考了120分,那你拿出10分的努力,可能會到140分;同樣你把10分的努力用在外語上,你的外語就可能從70分提高到110分,前者你總分提高了20分,後者你總分提高了40分;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有成就感的學科上,結果偏科依然是偏科,總成績變化不大


高考,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過來人教你“有戰略意識”備戰高考


高考七十二變,笑闖81關!我們是清北學霸助力團隊,為助力高考,每天分享高考學習,複習,心態調整等有助於高考衝刺的相關內容,這裡還根據大多數考生的學習情況為大家整理了【9大科高考題型彙總】,以及【高考一體化學習法】,為高考複習迷茫的同學指明方向;嘔心瀝血,傾盡所能,只為幫助大家考個理想成績

點擊我的頭像加關注,私信【高考我能行】 免費領取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與你相約,高考攜手並肩,做你最堅強的後盾!

我們明天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