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絕不說這三句話

曾國藩,晚清重臣,被譽為“末世聖人”,他早年仕途生涯並不如意,多次落榜,但是卻以自己在困境中不斷的磨練,而逐漸修煉出自己的處世智慧,在十年內連升七級,位居二品大員,之後更是為中國近代史上畫下了力挽狂瀾,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樣一個大勢將至,國家即將被顛覆已是板上釘釘之事的時候,曾國藩成功與否飽受爭議,但是他的處世智慧卻是無可厚非,今天便分享曾國藩對於與人溝通交流時,聰明人不會說的三句話。

一、不說牢騷話

曾國藩曾說:“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社會上有的人,一時不走運,就怨天怨地,埋怨別人。好像自己的不順和困難都是因為別人,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殊不知怨天尤人,是人生大忌,平時牢騷滿腹的人,一般都不會有太順利的發展。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有自我約束的能力,處於困境或者遇到失敗時,首先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每當想發牢騷時,都會主動進行自我反省。那些終日抱怨社會,好像別人都欠他的,他們根本不懂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道理。

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厲害的人,在遇到失敗或是人生困境時,一定不會把時間花在抱怨上,一定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主動承擔責任,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補足自己的缺陷,這樣不僅讓別人更加信服、尊敬你,而且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二、不議人長短

曾國藩曾說:“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耳”。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曾國藩也認為:那些開口閉口,滿嘴都是別人缺點和短處的人,都是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古語有云:滿招損,謙受益。往大了說,謙虛是一種美德。往小了說,懂得謙虛的人,都是真正的聰明人,是懂得給自己留後路的人。一個人只有謙虛、把姿態放低,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之交往,願意幫助扶持你。那些總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姿態,隨便貶低別人,覺得別人事事不如自己,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就會眾叛親離,無人可交。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做可以信賴的人,不要總是開口閉口議論別人的短處,這樣做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三、不說直話

曾國藩曾說:“凡與人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無文飾以將之,則真意亦無所託之以出。”

與人交往溝通時,要有真情實意,需要有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才能讓人信服、感動,但是在說的時候,尤其在提出質疑的時候,需要有修飾,而不是非常直白地說出來,那樣會讓別人感到你的魯莽無禮,便不會再願意聽你說話,與你交流。

但總有那麼一些人,自認為自己心直口快、不善心機,自稱直爽之人,說話口無遮攔,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特別是在指出別人缺點和不足的時候,用不加任何修飾的語言脫口而出,傷害別人而不自知。粗一看,還覺得是那麼回事,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種人不是什麼心直口快,更不是什麼直爽的人,其實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他們缺乏的是換位思考,從來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更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只是以自我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評判是非,也不管別人是否能夠接受,且被人所不喜的,因為你所謂的直白,往往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是與你很親近的家人朋友,久而久之,自然與你疏遠,所以在說話之前,也要三思,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