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生與死一直是人繞不過的話題。生是喜悅,新生命的誕生是傳承,是延續。而死亡卻是悲傷,痛苦的代名詞。

人終有一死,我們無法決定我們來時的模樣,也不能決定自己離開的模樣。但是入殮師卻可以,他們用細膩和溫柔守護著人們最後的尊嚴。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入殮師


入殮師又叫葬儀師,在我國也被稱為遺體整容師,是一個難以啟齒但是又不可或缺的職位,主要的工作就是儘可能還原死者生前的面貌,如果碰到支離破碎的身體還要修補遺體,因此作為入殮師,不僅需要一顆強心臟,還要有悲憫細膩的情懷。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電影《入殮師》劇照

入殮師的緣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代,人們對於死亡的敬畏以及對愛人的離世的傷悲讓他們無法接受屍體腐爛,則用特殊的方式包裹屍體讓屍體保存著生前的樣子。

隨後在日本,殯葬行業漸漸興起,入殮師也漸漸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社會職業,然而由於大眾對入殮師的瞭解甚少,對於入殮師總是敬而遠之,更別說認同和尊重了。


並非網傳的暴利行業

入殮師的社會認同感低,薪資也並沒有網傳中那麼高。因為入殮師工作的特殊性,外界群眾普遍認為入殮師的薪資較高,同時也將殯葬行業歸為暴利行業,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在一般中小型城市,入殮師每月薪資在3000元左右,即使是經濟水平較發達的大型城市,入殮師的薪資也在5000元上下,並沒有網上所說的保底工資在10000元那麼誇張。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報考率和婚戀率低

雖然外界群眾普遍認為入殮師的薪資極高,但很少有家長支持自己的孩子報考入殮師這個專業,即使孩子本身認同這個職業,家長們還是會認為孩子有“神經病”。

入殮師這個行業的就業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與現階段就業難的社會現狀形成鮮明對比,但是殯儀專業的招考率相對於其他專業還是極低。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入殮師》電影中男主的妻子不理解丈夫的工作

除了專業報考率比較低外,入殮師的婚戀率也低的可憐,因為入殮師這個行業服務群體的特殊性,普通人都不太願意與入殮師交友、戀愛,造成入殮師同行結婚的情況比較多。

入殮師不成文的規定

同樣是西裝制服,其他行業就是制服誘惑,而入殮師則是制服恐懼,被世人敬而遠之。因此在入殮師的職業生涯中,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如說入殮師不會主動向新結識的朋友遞交名片,在公眾場合一般不主動告知自己的職業,不握手、不說“再見”、“一路走好”等用語。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入殮師》電影

為了向世人介紹入殮師,也為了讓民眾瞭解並尊重入殮師,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拍攝了一部叫做《入殮師》的電影,通過一個新手入殮師的角度解讀死亡,也展現出一個普通人從對入殮師抗拒到認同入殮師價值的心路歷程。該電影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最後尊嚴的守護者

用溫柔給予冰冷於美麗,讓他們用最平常的容顏向這個世界告別,那麼世人,是不是也應該給予入殮師以溫柔的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