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紅樓夢》賈探春判詞

春節期間,在得到APP聽《董梅講透紅樓夢》,其中董梅老師對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變革型女神的點評和分析對我很有啟發。再讀紅樓夢,重新翻看與賈探春相關的章回,結合自己多年職場經歷,想談談對變革型領導需要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的理解。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01 關於探春

讀過《紅樓夢》的人,大多都會對這個年輕氣盛、毫不忸怩的“脂粉英雄”印象深刻。

探春是賈政的庶出女兒,生母是趙姨娘。趙姨娘又是王夫人的死對頭。就是這樣一個生存艱難的姑娘,憑著膽識和才學,博得賈府上下乃至王夫人的青睞。

她思維敏捷、作風硬朗,心底裡還藏著一個士大夫之夢,從她的居室佈置和興趣愛好可見一斑。

她銳意創新、組織能力多處可見,例如,她是大觀園詩社的倡議者和創始人。

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負。她自己是這樣說的:“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個女孩兒家,一句多話都沒有我亂說的。”

從這樣一個探春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她如何抓住機會施展才華和抱負,試圖通過改革挽救家族於危急之時;也看到了在她的意願和行動力都沒問題的情況下,為何反倒讓這次興利除弊的舉動,推倒了多米諾骨牌,讓它成為傭人群體利益衝突爆發的導火索,最終導致了主人利益集團矛盾的爆發。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我們從經典名著中學習,以史為鑑、古為中用。我們把《紅樓夢》中賈家當作一個集團公司來定義,那麼分析探春成功和失敗的因素,可以為致力於成為變革型領導者的職場人士提供幫助和借鑑。

02 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一、什麼是變革型領導

領導學家巴斯於1985正式提出了變革型領導行為理論。

變革型領導者的行為風格主要包括4個主要維度:(1)精神激勵,即通過願景與理想的目標激勵下屬;(2)智能啟發,即激發下屬的創意與創造力;(3)領導魅力或理想化的影響,即通過自身的行為來塑造下屬積極向上的角色;(4)個別化的關懷,即對下屬進行差異化的指導和關心。

在變革型領導理論中,“精神激勵”是核心。變革型領導最常用的激勵手段是利用“未來美好的願景”,讓員工意識到所承擔任務的重要意義,激發下屬的高層次需要,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圍,促使下屬為了組織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並達到超過原來期望的結果。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二、成為變革型領導的3種關鍵職場素養

從變革型領導的定義可以看出,“精神激勵”是核心。以《紅樓夢》中賈探春的成長案例分析,我們需要掌握三種重要的職業素養:

1) 既要有遠見,也要有行動力

2) 找對關鍵人物,成為關係高手

3) 看清內外形勢,需要順勢而為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03 關鍵職場素養淺析

一、既要有遠見,也要有行動力

1、抓住機會,一舉成功

在《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回中,這位三姑娘的特別之處就是比別人有見識,能居安思危,既認識到賈家已經面臨末世,家境在急速滑坡,也肯儘自己的力量挽救危機。她把園子承包給眾位婆子來種植養護,再把收成賣出去。只這一項,不但能生利,而且每年還能給榮國府節省出四百兩銀子的開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探春搞了“包產到戶”,把大觀園的土地使用權進行了變更,原來一直賠錢的園林,一下子變成了能生利的糧田、花田、果園。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探春臨時受命,你可以把她的角色理解成臨時的大觀園高級項目經理,這個項目她做得是風生水起。雖然只有短短几個月時間掌權,可是探春抓住這個機會,對大觀園進行土地改革,將管理進行了策略性的調整。這體現了她超強的行動力。

2、職場生存,擁有全局利益觀的人能走得更遠

《紅樓夢》裡領導力和管理才能都很出色的有兩個人,除了賈探春還有一位眾所周知的王熙鳳。因為願景不同,作為管理者,兩個人的管理風格迥然不同,行為也有很大差別。

王熙鳳是個用存量做事的CEO,她側重於管理。對於王熙鳳來說,賺錢是老爺、男人的事情,管錢是她王熙鳳的事情。雖說她也放貸,那全是為經營自己,與家族無干。所以,王熙鳳實際上能力突出,但是自我定位太低,格局太小,最終“一場歡喜忽悲辛”。

賈探春則是一個發展增量實現目標的CEO,她側重於經營管理並重。著重新定位,再造組織,創新制度,打開財源。她的思維是要讓存量資源發揮出增量效應,從而再造賈府生產機制,把財路不是隻寄託在老爺和男人對外面莊子的打理上。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同樣生於末世,探春保持著一種全局的利益觀,而鳳姐則永遠把私利放在第一位。她倆的差別,不是才幹高低、能力強弱的差別,而是作為人,和他人、和財貨、和自我關係的差別。如果是現代企業的管理者,不能克服小我的慾望,一定是走不長遠的。探春的改革,其實是在探索解救賈府經濟危機的出路,是在造血。探春這是把組織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關心組織內部的創新和長遠發展。

3、有膽口出狂言,得有能力兌現

還記得那個90後CEO餘佳文嗎?想當初,這位意氣風發的90後,站在央視《青年中國說》的舞臺上公開承諾一句“明年,我會拿出1億元給員工分紅”。然而僅一年後,餘佳文參加央視《開講啦》,承認未實現“一個億分紅”承諾,並表示要開一場“餘佳文認慫會”。

這次承諾無法兌現,不僅讓餘佳文自己的信用遭受損失,也讓公司的發展蒙上了陰影。早之前,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就點名提到了此事,正是因為那次節目中的信口開河,令俞敏洪放棄了對超級課程表的投資。“你要考慮投資者的心情。我給你那麼多錢,賺錢以後自己先分掉,公司怎麼發展。一個公司連商業模式都沒有的創業公司,第二年拿一億紅利分配, 這個從商業看來,馬雲、馬化騰都不敢說。"俞敏洪後來說道。

如今,我們處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環境瞬息萬變,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壯大、業務複雜程度增強,職場人士需要立足長遠,系統地思考、紮實地推進,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

在職場發展,僅僅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什麼素養?

二、找對關鍵人物,成為關係高手

說回《紅樓夢》裡的探春。從藝術創造的角度,大觀園是一塊理想之地,是曹雪芹為了“水一樣的女兒們”建的一個烏托邦。但是,再純淨的烏托邦世界,只要有人,就會有關係。而探春之所以能夠抓住關鍵機會、實踐自己的抱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抓住了一個關鍵人物。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1、找準誰才是真正能授予權力的人

誰才是賈府真正的內當家?探春如何獲得了掌管大觀園的機會?

說到賈府裡的人際關係,很多人看得到王熙鳳八面玲瓏、薛寶釵處事圓滑,卻容易忽略兩個真正的關係高手——探春和王夫人。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1) 探春站隊王夫人

探春是庶出子女本來地位就微妙。而且,具體到探春還有另一層尷尬,不但她的親生母親趙姨娘不識時務,她的親弟弟賈環還不時中傷陷害寶玉。

探春堅決地站在宗法制的正統一面,公開摒棄自己的庶出身份,她一直說,自己的眼裡“只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探春首先明確了毫不含糊的站隊。

2) 王夫人收下橄欖枝

那麼,這樣就足以贏得王夫人的好感了嗎?哪有那麼容易!但是探春姑娘並非等閒之輩,她是位行動派。終於,她等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為王夫人解圍。

邢夫人幫賈赦收鴛鴦為妾,賈母氣急之下,遷怒王夫人,眾莫敢言,只有賈探春敢於站出來說話。這樣的膽識,端是難得。也因此,王夫人內心是感激賈探春的,接了探春的橄欖枝,將其幾乎視為己出。

3) 王夫人才是“內當家”

至於王夫人,她才是榮國府真正的內當家。

王夫人思慮周密,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只不過上了年紀不愛理事,所以才從邢夫人那兒借調了賈璉和王熙鳳過來。而王熙鳳是王夫人的親侄女。

王夫人一般都隱忍無為,可是她一旦有所作為,上可以架空老太太,下可以瞬間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比如襲人和晴雯截然不同的命運。風流靈巧的晴雯,是賈母早就為寶玉物色好的侍妾。而王夫人跟老太太是完全不同的標準。在扶持襲人上位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了王夫人不但是個實力派,而且還是個行動派。兩個月以後,她瞞上不瞞下,半公開地確立了襲人姨娘的身份。一年多以後,藉著抄檢大觀園的機會,王夫人又親自動手清理怡紅院,第一件事就是驅逐晴雯以致其悲慘死去。直到這時候,王夫人才正式知會老太太,自己扶植襲人的決定。賈母也只好囫圇吞棗地說: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無論探春還是襲人,都是在因為賈府複雜的關係網中,準確判斷出王夫人的重要性,所以贏得了人生中的機會。

有了高層的授權和支持就可以行動了嗎?還遠遠不夠,領導還需要追隨者。

2、變革型領導要成為團隊的“精神領袖”

1) 探春的感召力

在《秋爽齋偶結海棠社》一回中,探春很得意地說:“我不算俗,偶然起了個念頭,寫了幾個帖子試一試,誰知一招皆到。”可見探春是一個頗具感召力的人。於是,她率先倡議在大觀園組建詩社。她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連李紈這樣心如止水一心一意照顧孩子的人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在同級別的人際關係中,她們通過作詩這麼一種高雅的消遣方式,在彼此切磋中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2) 探春的領導力

探春在家族內訌、抄檢大觀園的那個晚上,盡全力維護了自己,還給了王善保家的一記響亮的耳光。保全了全體丫鬟的尊嚴和利益。遇見這樣的頭兒,下屬也多半願意為她踴躍向前。探春對丫頭的管教特別嚴格,她吃飯的時候,丫鬟們在兩旁鴉雀無聲,其他的姐妹卻做不到如此,甚至會受這些下人們的氣。大觀園裡的姊妹們,在這一點上沒有一個不敬佩她的,連王熙鳳對她這個小姑子也很敬佩。

探春是一個靠個人魅力號召人的領導者,之所以能成功推行自己擬定的工作方針,得益於多年良好人際關係積累。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3、人脈關係需要長期積累

最近以公關業為背景的熱播劇《完美關係》中,有很多案例都很好地詮釋了把握住關鍵人脈關係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例如:毫無資歷的年輕女孩江達琳能當上董事長,開始是藉助於其母在背後的運作,制衡了另外兩位重要股東,以一票的優勢勝出,成功阻止了斯黛拉上位。後來受益於其父親當年積累的人脈關係,收穫了最有價值獨立公關人殊榮的公關業界高手衛哲,幫助其出謀劃策。接著她才有機會通過個人努力,成功完成了幾個項目、證實了自己的能力,最後才得到了其他合夥人的認可,算是擺脫了父母給予她的光環。

領導需要通過自身的行為來展示個人魅力,團結同職級的合作者形成凝聚力,要通過塑造下屬積極向上的角色培養追隨者。

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就能成功了嗎?

三、看清內外形勢,需要順勢而為

1、探春改革失敗的必然性

探春試圖力挽狂瀾、遏制頹勢,但她主導的改革註定以失敗告終。它受制於外部情勢。在賈府的大環境裡,賈政和賈赦這一對手足之間的爭鬥,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出抄檢大觀園的鬧劇,長幼矛盾,嫡庶矛盾攪在一處,家族內訌浮出水面。

《紅樓夢》中,作者鋪排了這麼大一部宇宙人生之書,他真正寫的,是每個人都陷在關係與關係的制約之中,困在利益和慾望的誘惑之中,而最後,一切都要歸於一種逃不掉的大勢,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無可奈何。

看“紅樓”、話探春,淺析變革型領導應具備的三種職場素養

2、變革型領導需要“大勢思維”

專門研究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專家葉修在的《深度思維:透過複雜質直抵本質對跨越式成長方法論》一書中指出:與宏大的趨勢相比,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藉助趨勢的力量才能在人生中乘風破浪。如何識別趨勢並站在趨勢之上,是每個想要成就自己的人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這就是他主張的“大勢思維”,一種與天地同力的思維方式。

在趨勢的力量面前,個人太過渺小。誇張一點說,順趨勢者生,逆趨勢者死;識趨勢者智,不識趨勢者愚。所以我們常常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你選擇了一條趨勢所向的道路,你成就自己與事業的概率就會提高很多。

一位早年清華畢業的優秀人才進入一家鋼鐵廠,從中低層職位幹起,吃苦耐勞,一步步走向中高層管理崗,經過20年的磨鍊最終成為鋼鐵廠的一把手。上萬人被他管理得有條不紊,幾十個部門和十幾條生產線也都層次分明,其個人素質、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算是人中龍鳳。然而,現在這個鋼鐵廠每年都處在虧損的邊緣,他作為虧損企業的最高領導人,一年也不過三五十萬收入。

一名浙江的高中輟學者無所事事混跡社會,為了混口飯吃把當地服裝企業的尾貨拿到網上去賣,結果不足10年就搞出了一個幾千萬營業額的淘寶店,年淨利潤接近1000萬。無論是努力程度、智力水平、社會影響力還是人脈資源,他都與幾十年前的老清華畢業生相差甚遠,但是他卻過得更加滋潤。

趨勢,是因為某種內在規律而導致的未來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在上面的定義中有一個核心關鍵詞:內在規律。這個詞是趨勢的核心,也是讓趨勢區別於一般預測的關鍵點。預測也許是瞎猜的,只有那些基於某些深刻規律的未來走向預測才能稱為趨勢。

趨勢的一個妙處在於,每個人都在某個趨勢中,每個人的命運都隨著趨勢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開。

04 結語

以《紅樓夢》中賈探春為案例原型,我們分析了變革型領導需要具備的三種重要的職業素養:

一是既要有遠見,也要有行動力;二是找對關鍵人物,成為關係高手;三是看清內外形勢,需要順勢而為。而“大勢思維”是變革型領導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發展得更加順利所必須學習的一種思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