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图存,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政治集团提出不同救国方案

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为了救亡图存,各阶级、各政治集团提出的不同方案主要有:

1、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固疆强国”、“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秉承林则徐的思想,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著成《海国图志》,明确提出 “师夷长技”思想,固然有攘外之急需,但绝非皮毛之见,它包含着深刻的革新思想,已显示出他们用世界眼光思考中国问题的远见卓识。

救亡图存,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政治集团提出不同救国方案

2、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代表,《天朝田亩制度》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大同理想。以及洪仁玕在1859年的《资政新篇》,这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并未产生实际作用。太平天国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了。


3、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兴办洋务,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种种作为,体现了中国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勇气。但是,他们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单靠引进先进技术来挽救国家危局,是不可能成功的,1894年的甲午战争宣告洋务派强国梦的破灭。


4、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坚持了103天的变法,最终,由于变法维新触动了慈禧及守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镇压。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专制、创建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人继续进行学习西方、变革中国的努力,他们认为靠温和的改良是不能实现变革图强的,需用暴力革命彻底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1911年武昌起义激起了全国规模的革命,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然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后,整个中国成了军阀的角斗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救亡图存,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政治集团提出不同救国方案

要真正使中国走上正道,必须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彻底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树立全新的文化观念。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了。


6、民主主义者的民主与科学。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彻底批判。他们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体,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凡是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形态,如自由、平等、公正、人权、个性解放等都是民主政体的内容。民主文化是指合乎理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是自由、公正、平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科学是与专制对立的,因为专制帝王思想的背后就是愚昧和迷信。只有树立起科学的精神,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切问题,才能真正破除迷信,革去愚昧,使国民素质有质的改变。


救亡图存,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政治集团提出不同救国方案

近代中国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直到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自己如火的热情、深沉的理念和勇敢的精神,为中国人接纳、吸收人类进步文化铺就了平坦的大道。最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思考、辩驳、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