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都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愛默生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逆境的存在。

只是,有的人,生命中的逆境,停留的時間較短,而有的人生命中的逆境,停留時間較長。有的人可以在逆境實現中成長,有的人則在逆境中繼續沉淪。

逆境就像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樂觀積極的人可以從中吸取養分,懈怠消極的人,則被逆境所折磨與消耗。

逆境雖難以戰勝,卻也蘊藏著無限的機遇與希望,智者總是能夠從逆境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希望你也能成為這樣有智慧的人。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逆境,不是一個人的特殊情況,而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深處逆境的時候,很容易陷入一種受害者心理的思維,即將自己想象成那個唯一受傷害的人,認為老天只跟自己做對,總是愛把自己往逆境的深淵裡推。而實際上,逆境並不是某個人的特殊經歷,它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正常情況。

  • 人在長大,困難也在變大

成年後,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要是可以不長大,一直做小孩子該有多好啊。”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是啊,小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好像沒有什麼煩惱,如果說有什麼可以讓小孩子陷入憂慮的可能就是“不寫完作業,不準看電視”的話語了,悶頭寫作業大概就是那時候的困境了。可小時候的困境,寫完作業就解決了。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所需要面對的困難好像也在變大,讀書的時候,逆境是老是提不上的考試成績。大學畢業後,逆境就變成了心儀職位面試的不通過和工作後節假日全天不定時的加班與焦慮。尤其當面臨職業轉變或著職場空窗期的時候,逆境來的就更讓人難以抵擋了,衣食住行,所有的所有都需要費用,而此時你最缺的也正是金錢,於是生活一下子變得艱難起來,難以解決。

人長大了,苦難也跟著長大了。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 千人千面,千人也有千百種磨難

每天,當我們為了工作與生活而穿行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時,你是否也曾想過,那些面帶微笑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否只有快樂而沒有煩惱呢?他們是不是一定會過得比你幸福呢?你可能會說,不一定,因為你知道,在人群中經常笑得合不攏嘴的自己,其實內心裡也有很多的困惑亟待解決,生活中總有很多的難題需要去面對,每個人都在經歷著自己的逆境與困難。

你看,走在路上,有說有笑的中學生,他們也有著他們那個年紀裡的難題與挑戰,我們看到的是他們身上的青春與活力,而他們需要面對的則是聽不懂的數學題,看了5遍都還沒有記住的單詞和背了一個星期都沒有背誦過的課文。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痛苦的事。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還有那寫字樓裡衣著光鮮亮麗的都市精英白領,他們叱吒商場風雲時的英姿讓人敬佩,精明的頭腦讓人讚歎。但是他們深夜加班時的身影和被客戶被領導懟而無奈委屈的身影,你沒有看到;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凌晨都吃不上晚餐的情況你也並不知曉;他們因為方案不通過而徹夜難眠,絞盡腦汁的思考的情形,你也很難知道。

道路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熬夜加班卻依然薪資平平,職業晉升看不到光明;信號等下等待通行的出租車,每天在道路上穿行,卻不知何時才能搭乘一位乘客,賺回一天消耗的汽油費;烈日當頭在樹下歇息的環衛工,身體的勞累倒是其次,他們擔心的是何時才能滿足孩子一起去迪士尼樂園的願望······他們每個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經歷著屬於自己的困難,即便表面波瀾不驚,其實內心的情緒已經翻騰,只是,他們學會了將逆境與壞情緒掩藏,學會了接受逆境的經常與平常,他們知道逆境是人生髮展的必經過程,是繞不去的彎,也是生命中一道別樣的風景。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逆境之下,兩種不同的痛苦“分道揚鑣”

人們總是害怕逆境,因為逆境往往讓人產生痛苦的感覺,尤其身處挫折又無能為力的時候。但《紙牌屋》中有句話說是這樣說的:

“痛苦分兩種,一種讓人變得更強,另一種只是徒添折磨,毫無意義。”

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去區分這兩種痛苦,然後利用痛苦,來磨練自己的意志,讓自己變強,而不是消磨自己的精力與時間。

  • 無意義的痛苦帶來折磨

哪些痛苦,可以被稱為無意義的痛苦呢?

痛苦有很多種,有學習的痛苦,工作的痛苦,失戀的痛苦還有失去的痛苦······這表現多樣的痛苦中,一類是可以催人奮進,帶來成長的痛苦,而另一類則是徒增折磨,毫無價值的痛苦。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而那些阻礙你前進,讓你的狀態越來越差,倍感煎熬的痛苦的就是毫無意義的的痛苦,更應該是被及時止損的痛苦。

比如,因各種拖延而帶來的焦慮。明明手頭有很多工作要做,卻仍然在上班時間東搞西搞,不是瀏覽手機就是搜索網店商品,一直等到快下班了,才焦急的忙作一團,甚至不得不加班,然後導致晚飯又拖延到晚上11點,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工作生活搞得一團糟,痛苦與焦慮也就越積越多,最後導致情緒的失控。

再比如,生活中那些讓人頭疼的瑣碎小事:不喜歡那個老是忽略自己工作成績的同事,可每個工作日卻都要見到他;半夜經常打電話聊天,影響自己睡眠的鄰居,跟他講了好幾遍,卻仍然沒有任何改變;因為沒有堅持記憶與練習,原本已經掌握的外語,聽說水平雙雙下降。

這些看似一地雞毛讓人痛苦的小事,其實並不值得你為之痛苦,因為如果你不採取措施來克服問題,而僅僅為這樣的事情糾結,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讓自己在痛苦的漩渦中越陷越深,使自己身心俱疲,失去變好的機會。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 有意義的痛苦成就成長

生命中的有些痛苦是有意義的,因為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阻礙你前進,而是為了讓你走得更遠。

那些可以讓人變好的痛苦,就像是登山時難走的上坡路一樣,經歷的時候很痛苦,但卻是通往山頂的必經之路,“摧殘”著你,也磨練著你。

記得鋼琴家朗朗曾在一起節目採訪中,分享過自己小時候練鋼琴的經歷,他說小的時候,幾乎沒有自己玩耍的時間,因為他的時間都被鋼琴佔據了,有時候為了練熟一個曲子,小小的年紀,甚至經常練到了手抽筋的情況。那時的他就特別羨慕別的小孩子在放學後,可以跟父母一起在外面玩耍。

雖然,沒能有輕鬆愜意的童年玩耍時光,但是這樣的“痛苦”換來的是耀眼的成長。5歲的時候,朗朗就在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並在賽後舉辦了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奏會。1989年,年僅7歲的郎朗,在首屆瀋陽少兒鋼琴比賽中,再次獲得第一名。如今的朗朗已是榮譽加身,多次獲得德國古典回聲大獎、全英古典音樂獎等國際大獎,成為國人為之驕傲的鋼琴王子。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從小到大一個人獨自練琴的“痛苦”,離不開自己不懈怠的刻意控制,這樣的過程雖然艱難,卻也像鳳凰涅槃般,讓一個人實現重生。

利用痛苦走向蛻變,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朗朗能夠做到,你也一定可以。

逆境當道,唯有化痛苦為力量才是王道

沒有人不會經歷逆境,也沒有什麼逆境是不可逾越的。當因為多種原因,自身正陷於痛苦的逆境之中時,你能做的就是化痛苦為力量,讓自己在逆境中不斷提升與成長。

  • 不逃避,勇面對

如果你也曾陷入過困境,你就會知道,逃避,是人在逆境中的常態。可是逃避與悲觀,並不會讓事情變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壞。

著名作家史鐵生先生,就曾在人生的低谷時期,陷入過逃避與悲觀的情緒之中。就像他在《我與地壇》中所寫的那樣:

“兩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可是,他並沒有一直在逃避,在地壇的安靜時光裡,他尋回了重生的力量,生命不應該是灰暗的,就算被生活刁難,也還是可以繼續向前。於是他開始寫作,將自己的所思想象記錄成文,並出版成集,以自己的實際經歷與文學作品給予他人以鼓舞,讓更多身處逆境的人看到了改變人生的力量與希望。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不逃避,勇面對,是我們每個人應對逆境的態度,也是處理任何事情時應有的方式。

工作中,有問題要及時解決,別拖延。面對工作中的失誤,不要因為害怕承擔責任或者領導的批評而選擇逃避,逃避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讓事情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最佳的解決時機,造成更大的損失。正確的做法是直面失誤,跟領導一起將問題拆解,找出失誤的原因與解決的方案,及時採取行動,爭取將損失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生活中,總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和解決,逃避只能躲過一時,卻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比如,父母一直著急的終身大事,如果你有喜歡的人就勇敢去表白,不要因為害怕拒絕而讓美好的緣分溜走。如果想提升自己社交能力,就不要刻意迴避老同學的聚會邀請,勇敢一點,大膽一點,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

當你勇於面對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你一直逃避,一直懼怕的問題其實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 及時止損,不留戀

也許很難想象,但事實就是這樣,有些陷入困境,身心都在承受著巨大痛苦的人,之所以處境沒有好轉,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所承受的痛苦太過“留戀”,或者說,他們面對痛苦已經懈怠了,麻木了,不想改變了,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這有可能會讓你一直陷入逆境的漩渦之中。

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就是及時止損,讓改變發生。

及時止損,不是簡單的斷舍離,而是在發現情況向不好發展的時候,果斷採取辦法,扭轉局勢,讓事情向好的方向邁進。它需要你有勇氣去採取措施,也需要你發揮智力,尋求最佳解決辦法。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比如,當你正在為維持一段友誼而付出太多時間與金錢,卻發現情況依然沒有好轉,你的付出反而讓兩人個的心越來越遠時,此時,你要做的就是及時切斷這段關係。友誼是兩個人的吸引與成全,如果依靠精力去經營卻依然於事無補的話,那麼彼此來一次誠心的交談,然後各自離開,才是最可取的做法。所謂一別兩寬,及時止損,才是對兩個人最好的成全。

在工作中,出現煩躁厭倦的情緒很正常,但是如果因為自己不良的情緒,而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現較大的工作失誤,這時就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了。客觀分析自己產生厭倦情緒的原因,並對症下藥,快速處理。

如果是不喜歡自己所負責的項目,那麼可以及時跟領導溝通可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果存在與同事或客戶的溝通障礙,則應及時覆盤以往的工作流程,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如果是不喜歡公司的環境或者想考慮換一下環境,那就做好離開的準備,不要勉強。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及時止損,就是要不講究,不勉強,然後堅強果敢,大步向前。

  • 自律奮進,見證改變

人在逆境或低谷的時候,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自律。自律,雖然不能讓你立即脫離困境,卻能讓你在日積月累中收穫自信與強大。誰能在逆境中自律,誰就能在逆境後綻放耀眼光芒。

幾年前,演員胡歌強勢迴歸的時候,人們都驚歎於他的良好狀態。經歷了交通事故的他,雖然面部受傷,留下了疤痕,人們卻很難從他的臉上看到經歷過苦難的滄桑感,反而更能感受到一種生命向上,積極樂觀的力量。因為在養傷修養的這段時間裡,胡歌並沒有放任悲觀情緒的奔流,他選擇了自律,在生活中讀書、學習、鍛鍊身體,讓自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前進的姿態。於是,我們也真正看到了一個更加強大的胡歌,一個更有魅力的胡歌。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逆境,其實也是自律最容易做的時期,因為在這樣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階段裡,你更能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和去做那些能讓你有所收穫的事情。

在職業生涯面臨瓶頸,無法實現提升的時候,堅持一些催人奮進的小事,而不是自怨自艾,就可以讓你收穫較好心情,比如每天堅持練習硬筆書法,或者每天堅持練習鍵盤打字速度的練習,這樣哪怕只是一個月的時間,你也可以看見驚人的進步與改變。

或者在這段時間裡堅持每天讀20頁書,一個月下來也可以讀完一兩本優秀的書籍;堅持每天鍛鍊身體,早睡早起,四周的時間,定會看到自身氣色與精神面貌的活力呈現;又或者堅持每天背誦幾個外語單詞,堅持學習一個外文句法,或者掌握一個思維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積累下來就是一股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

而且逆境中的自律,更加難能可貴,也更富有積極的力量。

深度|逆境進階,如何化痛苦為力量,而不是徒增折磨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那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希望無論在怎樣的處境裡,你都是那個渾身充滿力量,眼裡有星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