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對衡山向往許久,終於在一個合適的時機開啟了徒步環走衡山的行程。早上出發,航班轉高鐵,在現代交通工具的幫助下一天內便到達衡山腳下;近天黑,在山下尋了一客棧住下,而後去並不大的南嶽區街上轉悠了一圈,吃了一大碗具有湖南特色的滷香米粉,早早歇了,靜待天明。次日早上7點出發,看錶時猛然意識到已是新年元旦,心中不禁掠過一絲莫名的激動。

衡山別名南嶽,最高海拔1300米,雖然不高但卻很大,南起回雁峰,北止嶽麓山,綿延八百餘里,我們所到的衡山核心景區面積有100.7平方公里(官方資料)。是全真派道教聖地,二百多處寺廟庵觀遍佈滿山,也帶來旺盛的香火。衡山植被茂盛,山形獨特,有古人形容為“獨秀”、“如飛”。不僅如此,當年抗戰勇士曾在這裡譜寫了一曲抗日壯歌。一個人徒步行走其中,無不感受到偌大的衡山不僅有秀美的外形,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讓你去領略感受。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腳下的萬壽廣場,萬壽大鼎在晨光的照耀下高高聳立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徒步登山的起點勝利坊;這是為紀念抗戰勝利所建

衡山上遍佈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古往今來,佛道文化的盛行逐步在偌大的衡山尋找到棲息地並繁衍深化,二者各行其是、包容共存。廟觀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清新自然。由於是冬季,遊客不多,偶見一些附近的香客出入。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的山道很有特色,從進入梵音谷開始,時而崎嶇、時而陡峭、時而平緩,時而在山頂行進,時而在溪谷穿越,讓你在登山過程中交替體驗著驚險刺激和輕鬆愉悅。這便是徒步走山的樂趣之一。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梵音谷。感覺這是最美的一段登山道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祝融峰上,香客們帶著滿滿的虔誠和希望來到廟觀祭拜;他們的信仰和夢想也隨著繚繞的煙霧升騰飄飛;三三倆倆的遊客漫步在面積不大的祝融峰,沐浴著新年第一輪陽光,想必內心也充滿對新年的期盼。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夕陽西下,天色漸晚,人們幾乎都返程了。我計劃次日去更遠的天柱峰和藏經殿,所以必須得在山上住一晚。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峰頂夕照

第二天一早,在前往藏經殿和天柱峰的途中,途了紫蓋峰;這是次於天柱峰的第二高峰。正如唐朝韓愈所說:“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紫蓋峰

通往天柱峰和藏經殿的山道非常難走;雙腿開始酸脹、身體開始疲憊,但抱定行走的目標,仍然不停行進在路上。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天柱峰頂遙望祝融峰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忠烈祠和“何公館”。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38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衡山召開民國第一次最高軍事會議,研究新一輪軍事部署。決定舉辦抗日遊擊幹部培訓班,並建忠烈祠,安葬紀念抗日陣亡將士。此後1939年和1941年在衡山分別召開第二、三次軍事會議,由此衡山已作為中國抗戰部署決策指揮大本營之一。“何公館”是時任湖南省主席何健在衡山的別墅,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來衡山曾在此居住。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忠烈祠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何公館

藏經殿遠離祝融峰和天柱峰,經過半天行程,終於到達藏經殿;這裡非常偏僻,非常安靜,有一種清新正氣、遠離塵世喧囂的感覺。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衡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