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類集合信託這一數據“逆襲”傳遞股市什麼信號?

集合信託一季度數據出爐,金融類集合信託“逆襲”。

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發行市場方面,信託資金投向金融類規模為1848.53億元,位列第一,佔比28.79%。

金融類信託與市場走勢息息相關。金融類信託的“逆襲”,是否意味著資金對資本市場的看好?

金融類集合信託受青睞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集合信託發行市場上,金融類集合信託規模為1848.53億元,位列第一,佔比28.79%;基礎產業類次之,規模為1788.66億元;房地產類集合信託規模為1680.24億元;工商企業類較少,規模為930.79億元。

而2019年,發行規模佔比第一的是房地產類集合信託。

一季度各月集合信託資金投資領域情況

金融类集合信托这一数据“逆袭”传递股市什么信号?

“相較於房地產類項目和基礎設施類項目,金融類產品受疫情影響較小。加之近期股債市場的良好表現,為金融類產品的募集提供良好助力。”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證君,目前信託公司財富募集等業務環節線上化程度較高,受疫情影響不大。金融科技應用比較薄弱的環節主要在項目開拓、風控盡調方面,包括項目盡調、項目現場檢查等必須現場進行的一些重要工作流程。

另一大型信託公司人士介紹,金融類信託指以證券投資為主的產品,證券投資又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金融市場,與市場走勢息息相關。金融類信託規模佔比上升,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對市場的看好。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表示,“至少3月中旬之前,投資者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主要指標就是公募基金髮行的速度,出現很多爆款產品。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投資者熱情有所降溫,但國內市場依然韌性較強。”

今年或延續增長態勢

“事實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金融類信託就逐漸呈現增長態勢。金融類信託的增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證券市場尤其是股債市場的火熱,信託公司的TOF等產品的規模走高;二是信託公司正在加大對消費金融業務的開發,逐漸改變只充當資金通道的角色;三是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產品增加,豐富了信託公司的產品線,提高了客戶黏性。”上述大型信託人士表示。

多位信託人士認為,今年金融類信託規模可能延續增長態勢。

有信託業研究員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工商企業經營情況可能出現惡化,基建項目和房地產的生產活動短期內受到影響,此類投資相對受限。同時,信託資金投向金融機構的優勢將會凸顯。

袁吉偉認為,如果融資類信託業務受到進一步限制的話,信託公司有可能發力證券投資信託,作為轉型方向。當前國內資本市場改革對於信託公司推動證券投資,也是一個良好機遇。

雲南信託亦表示,目前市場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有比較一致的信心,出現大規模風險事件的概率不高。短期內,受多重因素影響,市場可能出現階段性情緒緊張和劇烈調整,但不會對宏觀增長和市場運行造成改變。證券投資領域短期利好債券市場,部分行業存在投資機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從長遠看,得益於證券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信託公司要轉型為真正意義上的資管機構,需要主動提升證券投資能力。預計投向證券市場的信託資金佔比在未來仍有上升空間。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