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朋友們大家好,在古代有一個名詞‘和親’想必都不會陌生,然而在這個詞語的背後又有多少故事,如果不細細研究的話,是不會背了你知道的。在有的朝代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為了國家的穩定,免受戰爭之苦,只得把自己國家的公主嫁給遠離家園的地方,從此遠離故土,遠離親人,去嫁給一個自己素未謀面而且不知道對方年齡的男人。而在不同的朝代,由於國力的強弱,和親的公主也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其中有真正的皇帝之女,也有所謂的假公主,但也是皇帝的義女,但真正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所有這些和親的公主之中竟然有不能生育的‘石女’。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在漢朝景帝時期,漢朝和匈奴和親,是要真公主的,否則的話一旦匈奴發現是假公主,就有引起戰爭的可能。這其實也一直是漢景帝心中的一塊病,在他的心裡是不願意用自己的女兒換取短暫的和平。當時匈奴經常騷擾漢朝邊境,在景帝心裡一直想要和匈奴開戰,但是他的母親竇太后是不同意景帝的想法的,她寧可犧牲公主換取和平,也不願意和匈奴開戰,這就苦了這些和匈奴和親的公主們,先不說原路故土和親人,就是匈奴的生活習慣就夠這些嬌生慣養的公主們受的。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打破這種屈辱的和親方式是景帝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因為在和匈奴眾多和親的公主當中,就有他的親姐姐南宮公主。姐弟倆很要好,但是就是這種和親政策讓他們姐弟倆分開,就是他們的母親王娡也無可奈何。也許就是在武帝的姐姐去往匈奴之後,使得漢武帝下定決心一定要打敗匈奴,結束以女人換取和平的屈辱歷史。在自己的對手強大於己方的力量時,用真公主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換來的和平時期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再打破這種局面,並不是長久之計。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在唐朝時期,所有的和親公主其實都是假公主,這不是和漢朝時期一樣了。唐朝時這樣做的目的就不是換取和平了。這只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而不是迫於藩國的淫威才做的事。這也就間接證明了唐朝的強大,不怕和親的對方發現公主是假的,即使知道是假的,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樂於接受的。雖然去和親的公主和皇帝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這些公主在出發之前,都會被認作為皇帝的義女,其它的陪嫁等一切財寶都和真公主是一樣的,藩王雖在名義上是娶了一個假公主,其實他們是並不吃虧的。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這些藩國手裡有了公主和陪嫁物資,就和大唐有了親戚關係,有了此種關係以後,也就不好意思再去以兵力騷擾大唐了,而且既然和假公主結婚了,就是大唐的女婿了,也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公主的婆家索要禮物了,既能娶到公主又能得到豐厚的禮物,這些藩王還會管你是不是真公主呢?那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兩國相安無事,不用為一些小的事情大動干戈。只是苦了那些去和親的不管是真公主也好,假公主也罷,去異地生活,然而這也是她們的宿命,無可奈何,畢竟這是皇帝的命令,由不得半點反抗。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在清朝時期有‘滿蒙一家’這樣的說法,那時清朝把蒙古部落作為政治夥伴來合作。那麼作為夥伴互相通婚,就是一種極為有利的互相拉攏手段。所以雙方都會娶到對方的女子,然而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雖然此舉也是政治婚姻,是為了兩國互不侵犯和睦相處,但是清朝的女子是以‘下嫁’的姿態和蒙古部落和親的,畢竟在國力上要比他們牆強許多。而蒙古部落不僅僅是得到了中原女子,還有很多的嫁妝,最重要的是與之一起帶去的還有中原文化。再怎麼說是下嫁,中原女子也是不願意去蠻荒之地的,也是身不由己,也只是可憐的政治犧牲品而已。

古代和親的公主之中,有真假公主,不能理解的是其中還有‘石女’

但在這些去往蠻荒之地的眾多公主中,有很多是不能生育的‘石女’,不知道這些人到了目的地以後,讓人發現以後會是什麼樣的情境?也許那些酋長或是首領也不會計較,看在陪嫁豐厚的面子上,就不會計較這些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