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与孔乙己

能把自己说过的话变成一种文体,让人争相传播模仿的人好像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被吃瓜群众疯狂群嘲的六小龄童,“你这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我眼泪在肚子里打转”,这些金句慢慢演化成一门新兴学科——六学。六老师作为学科创始人与带头人的事迹已经被广泛推广和传播,我不再赘述。


六小龄童与孔乙己


六学“教科书”

另一个就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一句“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让这个被封建荼毒的孔乙己成了嘲讽戏谑别人的最佳武器,吃瓜网友争相模仿:全网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六小龄童与孔乙己


其实孔乙己是真真正正的可怜人,他自诩为文人,全身都是旧派文人的腐朽清高的气息,但他却无法靠文章过活,最终死在地主阶级的压迫里。

人们甚至都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名。在小说里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这样写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文章中说的描红纸是一种练字纸。以前的小孩子学写毛笔字,一般是用笔在已经用红色描上笔划轮廓的纸上填写,这种纸就叫描红纸,用这张纸练习写字叫做描红。而“上大人孔乙己”是小孩子刚开始习字时的一些简单字的一部分,那会儿没有拼音,小孩子就靠这些简单字启蒙。全句是这样的: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立,尔小生,八九子,佳作厂,可知礼。


六小龄童与孔乙己


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孔乙己不肯承认现实,好吃懒做,不会营生,又有坏脾气。他周身弥漫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气。

在对孔乙己可怜可恨的描写里,给小杂役掉书袋,讲“回”字的四种写法可谓点睛之笔。

在古时,由于信息的不通畅,官方制定的文字通过各种机构一级一级传下去,传到了老百姓那里,往往会出现各种偏差,正确的字和有偏差的字同时存在,都慢慢流传开来。这就有了正体字异体字之分。由于广泛传播,异体字一度象征各个不同的阶级。

孔乙己口中“回”字的四种写法就是异体字。鲁迅先生用这个事例表达以孔乙己为代表的旧文人的顽固腐朽和封建统治的阶级性。

关于那么“回”字的四种异体字,前三种语文课本的注释里已经给出,分别是:回、囘、囬。那么第四种是什么呢?答案在《康煕字典》里。

在《康熙字典》“囗(wéi)部”中,提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为“囗”内一个“目”。并注明:“《篇海》同回。


六小龄童与孔乙己


“回”字的四种写法

六老师和孔乙己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同样被群嘲,同样固守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和传统,而且他们所创造的体系都成为嘲讽别人最好的武器。

最后,如何将孔乙己体与六学结合,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又故意高声问道:“你一定又在灵堂麦片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宣传西游文化不能算卖……麦片!……传播西游文化的事,能算麦片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戏说胡说",什么"谢罪"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各大网站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