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說起三國的魏延,簡直就是中國頭長反骨的代表。其實魏延本是劉表部將,長期接觸返現劉表成不了大事,劉備投奔劉表時他積極迎接,給劉備留下了好印象。劉備離開後,魏延無奈投奔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後關羽攻打長沙,韓玄說是黃忠通敵,魏延搶抓機會,殺了韓玄,獻城投降,所以劉備認為魏延是人才。諸葛亮硬說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大家想想,諸葛亮並沒有讓魏延綰起頭髮,就知其“腦後有反骨”?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小編認為諸葛亮在這件事情上純屬嫉賢妒能,基本上就是武大郎開店,比他高的一律不用。可是劉備手下的降將諸如趙雲、馬超、黃忠等甚多,為何就見不得魏延呢?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究其因魏延恃才傲物,不會吹牛拍馬。黃忠與魏延同到劉備陣營,二人武功不分上下。魏延為了黃忠的性命,將韓玄一刀砍為兩段,黃忠尚“求葬韓玄屍首於長沙之東”。黃忠此舉,正應了劉備及諸葛亮提倡仁義道德號召,魏延腦子就沒有這些曲曲。魏延甘為劉備賣命,勇上戰場身先士卒,劉備漢中稱王、益州稱帝立魏延功不可沒。劉備在三國之爭中高屋建瓴統籌全局,遠在諸葛亮之上。如劉備需要一位大將鎮守漢中,選的就是魏延。魏延的地位在劉備心中已等同於關羽,超過了張飛,遠在馬超、黃忠、趙雲之上。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再看看諸葛亮,劉備與曹操在漢中你死我活的時候,屢次催他派遣人馬前來支援,諸葛亮卻推三委四。可以想象那時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對魏延鎮守漢中,張飛內心不滿,但還是服從了劉備。諸葛亮比張飛聰明得多,這些內幕心中一清二楚,心理極不平衡。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這明顯是他對魏延不放心造成的。諸葛亮生前刻意打壓魏延;臨終嫉妒的怒火還在燃燒,悄悄安排楊儀殺了魏延。楊儀與魏延相指責對方謀反,劉禪問諸葛亮的朋友董允、蔣琬等是誰想謀反,這二人一口咬定魏延謀反。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其實劉禪非常明白,也知道魏延是老爸最信任的將領,這樣的人會謀反?魏延之死不怨天不怨地,就怨他剛愎自用,不會得處理人。雖然諸葛亮已經死了,但掌握軍政大權的還是其舉薦的“賢人”,阿斗當然去為死去的魏延正名。名將魏延就這樣被人在頭上“安裝”反骨,糊里糊塗揹著罵名到地下找劉備大哥訴苦去了。

三國有一名將!諸葛亮都嫉妒其才能,至死都不忘殺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