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断送六万人性命,法国大革命断头台斩过哪些名人?

1789年,对法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年的七月十四日,法国爆发了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将统治了法国近半个世纪的波旁王朝拉下马来,法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今天,我们可以在巴黎博物馆里看见一个沾满鲜血的断头台,这个就是处死法国最后一位国王的断头台。说起来,这个断头台还是路易十六自己发明的,他在发明这件刑具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命会断送于此呢?历史总是喜欢这样开玩笑。在法国没有断头台的时候,所有的犯人都是被车裂而亡。约瑟夫觉得这种刑罚实在太残忍了,就提出要换一种方式代替车裂。通过约瑟夫的游说,其他议员同意了他的想法。有一次,约瑟夫偶然间看到巴黎木偶剧,他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依照这个制作刑具呢?经过与工人之间不断的讨论,约瑟夫制造出了断头台。之后,他们用一只羊做了实验,效果很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刀刃比较薄,容易卷刃。路易十六知道这件事后,召集所有工匠,亲自进行改良设计,最终他也真的完成了改良,断头台就此投入使用。路易十六的设计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个断头台斩下了许多人的头颅。

三年断送六万人性命,法国大革命断头台斩过哪些名人?

但是,九个月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经过启蒙运动的影响,君权神授的观点渐渐站不住脚,人们更多地相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新潮的思想。布里索便是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里索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以前是个不入流的律师,后来因为反对专制制度被送进监狱。在监狱度过一段日子后,布里索前往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英国,在英国成为一位自由撰稿人。离开英国后,布里索又去了美国。这段漂泊多国的日子使布里索的思想逐渐丰富。他觉得法国的专制制度应该被埋进坟墓,自由平等才是未来的趋势。于是,布里索决定回国,并加入了雅克宾派,成为吉伦特派的领袖。在大革命成功之后,布里索的声望与日俱增,甚至连罗伯斯庇尔都要敬他几分。后来因为布里索与罗伯斯庇尔之间分歧太多,政治斗争失败的布里索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三年断送六万人性命,法国大革命断头台斩过哪些名人?

这位罗伯斯庇尔在大革命期间也是响当当的一个人物。他早年家境贫寒,父亲因为母亲的去世离开了他,这就造成了他日后刻薄、跋扈的性格。虽然有着悲惨的童年,但罗伯斯庇尔还是努力生活,成为了律师,参加大革命后,又成为了雅克宾派的掌权人之一。在他掌权之后,性格缺陷就开始暴露出来。他拒绝一切反对声音,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对反对者大肆屠杀,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热月政变后,他和布里索一个下场--被送上断头台。他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一刻是否会想起布里索呢?

三年断送六万人性命,法国大革命断头台斩过哪些名人?

学术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时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流声音是热月政变其实说明法国大革命是失败的。当时掌权的雅克宾派不停的内斗,雅克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又实行恐怖政策,国内人心惶惶,随后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克宾派的统治,这显然还没有完成大革命的目标。为了巩固政局,很多之前被逮捕的先进人士被释放。随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开始实行军事独裁。现在大家对拿破仑的看法仍然没有统一。有人认为他是革命的背叛者,有人认为他是法国的英雄。不管怎样,拿破仑的军事实力确实很强。他保护了法国不被侵略吞并,击败了反法联盟,迫使欧洲其他国家承认了法国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之处不仅是对法国,对全世界也一样。通过这次革命,封建主义遭到极大的打击,下层阶级打破上层阶级的特殊性,人人平等的口号传遍欧洲。作为一次自下而上的革命,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封建主义做抗争。鲜血斑驳的法国断头台在博物馆接受无数人的参观,他见证了法国最后一位君主生命的消逝,见证了赫赫有名的雅克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死亡。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在这个断头台上都是平等的。现在大家看到这个断头台更多的是怀着敬畏之心,怀着对历史的尊重。


三年断送六万人性命,法国大革命断头台斩过哪些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