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分等級?或是偽命題


快遞員分等級?或是偽命題


近日,人社部、國家郵政局聯合頒佈標準: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職業將分別設置五個等級,同時明確各等級需掌握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據介紹,我國快遞從業人員達300餘萬,年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下一步將組織編寫快遞員、快件處理員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等。

網民對此反應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件好事情,可以提升快遞從業者整體素質,提高收寄快遞體驗。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施行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等級是多此一舉。

嚴格來說,雙方的態度都有一定道理。快遞實行等級制度出發點確實是好的,我們打開各家快遞公司官方微博,不管是順豐、京東這些直營快遞公司還是韻達、申通等加盟制快遞公司,微博評論都以負面為主。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收件人對於快遞服務體驗,最直接的來源就是每天為他們收寄件的快遞員;其次是快遞內物是否完好,這些都體現在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的職業技能上,出臺快遞從業者等級標準,可以幫助快遞員提高職業技能,提升客戶收寄體驗。

但是,等級確立下該怎麼實行卻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眾所周知,目前絕大部分快遞企業都是加盟制,快遞企業總部和省管理中心在管理網點時均以結果為導向,在基本的“五險一金”都沒有完全保證的情況下,確定快遞從業者等級是否和工資績效掛鉤?如果不同工資績效績效掛鉤,那是否會增加快遞員負擔?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快遞員分等級?或是偽命題


前不久的2019年10月,“快遞小哥可評職稱”這一話題同樣上了微博熱搜,但是我們可以發現,表面上,這些職稱都是為一線快遞員和快遞處理員準備的,但實際情況是,評上職稱的,基本上都是快遞企業職能部門員工,很少有來自一線的快遞員。快遞員每天都在忙著送包裹,讓他們費心勞力整材料評職稱,明顯不現實。

在這次的在《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放寬了快遞員的教育程度要求,由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調整為初中畢業(或相當文化程度)。

這實際上也是不瞭解一線快遞網點實際情況,“招人難”是快遞網點的老大難問題,只要肯吃苦、會聽話、能幹活,一般快遞網點都不太在乎學歷,畢竟,有高學歷誰還幹快遞員呢?

這次國家出臺的快遞員等級標準,或是希望解決快遞員、快件處理員待遇和快遞網點的矛盾,希望快遞網點多讓出一部分利益,這無可厚非,但是當下快遞行業的發展情況,真正需要解決的,還是終端派送和客戶之間的矛盾,也希望相關專家和政策制定者,能走出五環內,多到一線網點看看,多真實接觸到一線員工和派送模式,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相關法規。

關於快遞員分級的新標準,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